城中村小区化 昆明“黑榜”小区或将进行改造
上周,昆明市公安局公布的六月治安警情中,将警情高发与较少的地区分别予以排名显示,其中,有的地区再次上了“黑”榜。怎样才能把辖区管理好,可向“红榜”地区学习借鉴之处在哪里呢?上了“黑”榜的辖区派出所,也在积极寻找解决之道。其中,流动人口集中的城中村最难管理,比如双桥村,但派出所提出的“城中村小区化”也不失为一个新办法——不但实行半封闭管理,还将对居民电动车等财物进行登记,卡点出入时登记发放车辆信息卡。
世界花苑小区
特点:靠近城中村住户杂
世界花苑小区夹杂在横七竖八的城中村通道中,船房河边上。半开放的小区,多个出口,400多户居民里不光有本地人,还有很多外来住户。除去民警,小区治安靠的便是物管公司请来的10来名保安。
经验:保安员实行“楼层签到”
西华派出所教导员邓刚介绍,小区最大的亮点是,警方与物业的共同实行小区保安员 “楼层签到”。“每个单元每层楼都有签到本,保安巡逻时必须逐层到达。”邓刚说,这避免了因保安偷懒造成巡逻死角。此外,保安若发现可疑人员,立即通知警方带回调查。
云南映象小区
特点:新建小区人流、车流大
2008年建成入住的云南映象小区,96幢住宅楼,6000多户居民,属于人流、车流量大的商住居民小区。150多名保安分布在小区内3大区域进行管理,同时物业公司进行细致分化,小区出现了“楼栋长”,“片区经理”。
经验:物业与派出所共用监控室
映象小区管理上最大的特点是,小区视屏监控室与派出所视频监控在同一房间内。映象派出所所长李春华说,一旦出现情况,警方可就地查看,节约时间。此外该小区有175个摄像头,算得上是摄像头密集度较高的小区之一。 “每天夜里警车都在巡逻,使小区有了双重保障。”李春华介绍。
船房小区
问题:8家物管各自管理
船房小区有多家单位的住房,由8家物管公司管理。各家保安只负责自己管理的区域,小区内有些地方就成为管理的真空地带。虽设有岗亭,可值守保安只负责车辆进出开票和收费。东陆桥派出所所长夏进煊还介绍,噪音扰民、救助警情多。
措施:民警召集物管开协调会
对于物管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夏进煊亲自前往协调过五六次,现如今,每天都有社区民警在小区走访,每个月民警都要与物管就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办法。同时,该小区今年陆续开始安装摄像头。
美璟欣城小区
问题:一楼全铺面 值班松懈
走访中,记者发现美璟欣城小区一楼几乎全是铺面,形成一个大的商业区。“全是些商铺,小偷小摸、吵架纠纷,肯定会多些。”一市民说。红云派出所民警介绍,问题出在小区物管自身。物管值班人员在进出门管理制度上有所松懈,没有严格执行制度规定。部分住户存在随意开启单元门的情况,没有仔细确认进入人员身份。
措施:进出须刷卡 加大巡查
对外加强门卫值班制度,进出人员必须刷卡,对外来人员必须如实登记。对内加大对楼道巡查力度,采用错时巡查、重点巡查与住户配合的方法,严控单元门的进出管理。
黄土坡北村
特点:流动人口七八千人
黄土坡北村曾是虹山所的“老大难”,2010年前,黄土坡北村的警情甚至占到了整个虹山所警情的40%,而今年却下降到了10%左右。黄土坡北村是2010年新建城中村,340多栋出租房,流动人口7000-8000人。
经验:建管理站 警务前移
黄土坡北村建有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方便村民就近咨询和办理各种手续,还可接受群众报案,实现了警务前移。同时,从护村队选出10人,纳入派出所编制规范管理并定期培训。此外,虹山所民警还鼓励村民安装高性能的门禁系统,并对旅店、村内经营户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清查”活动。
郑家河新村
特点:紧靠河边 600多租户
郑家河新村紧靠船房河,有老村住户650多人,租房子的外来人口有600多人。
经验:围院式管理 定期排查
2008年初,该村安装拉闸门,随后建起栅栏、围墙,实行围院式管理,还装了30多个监控探头。此外,滇池路派出所民警还定期进行日常排查活动,对可疑人员进行盘问,通过以上人防、物防和技防的综合运用,郑家河新村实现了连续两年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城中村
问题:夜市名气大 闹事天天有
3.1万流动人口挤在700多栋出租房内,常住人口不到5000人。城中村改造,机场搬迁大批流动人口涌进双桥村。“居住人群素质参差不齐。”春城派出所介绍,双桥村从每天下午4点半到次日凌晨6点的夜市,可谓人潮汹涌。每晚都有酗酒闹事,也有很多纠纷。由于靠近火车站,让村内大小旅馆也是治安隐患之一。“虽然每半月都会对村里进行一次为期3到4天的整治,但治标不治本。”春城路派出所所长贺劲松说,根源还是在于对人的管理。但由于警力的缺乏,一个社区民警面对的是1.5万名管理服务对象。
措施:半封闭式管理 留4个大出口
双桥村出口多,巷道杂,派出所经过居民大会,通过了将对此村进行“小区式”半封闭管理的决议,“保留村内4个主要的大型出口,允许车辆和行人通过,其他通向村外的小出口只能让行人出入。”贺劲松说。同时,还将对居民的电动车等财物进行登记,卡点出入时登记发放车辆信息卡,一旦发现被盗,即可村中搜寻。
子君村
问题:工人流动大 信息采集难
子君村的城中村内,有着2000多栋出租房,3万多流动人口活动在几十个路口,分布不规则的大街小道和很多没有登记门牌号的新建房屋,民警在寻找事发现场时颇为头疼。而新螺蛳湾附近工地较多,人口流动性非常大。工人们多半是早出晚归,很难在出租屋内找到人。
措施:村头村尾都设治安点
据矣六派出所民警介绍,目前,在城中村村头和村尾分别设有一个治安点,均有保安执勤。此外,每晚都有民警驾驶巡逻车在子君村内巡逻。
(来源:云南信息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