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007 app下载
+发表新主题
分享
开启左侧

格桑花开的“小西藏”阿坝县的自由之旅

[复制链接]

格桑花开的“小西藏”阿坝县的自由之旅

漠子雪 发表于 2012-9-7 16:44:26 浏览:  5145 回复:  9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漠子雪 于 2012-9-7 16:49 编辑

  翻过终年积雪的鹧鹄山,从成都出发的班车穿越龙灯坝草原后分道进入了阿坝县境。临近黄昏时分,终于看见了散落在青稞地里朴实无华的土楼民居和历经岁月的寺庙,远处有藏民在田间收割青稞,大片大片的麦浪随风起伏,金灿灿的青稞一望无际。当双脚终于踏在这块古老而神秘的高原土地上,一时间竟恍惚起来。高原的长空下,流云让人迷失了方向。

1.jpg


  宗教是阿坝县的主旋律,这里就像一座宗教博物馆,各派都有朝拜的信徒。阿坝县仅有6万多人,却有48座寺院,几乎全民信教,故有“小西藏”之称。

  在阿坝,格尔登寺庙是不能不去的。寺庙位于阿坝县城西北角,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格局,自由松散,而且是开放式的,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围墙和大门,不收取门票,与平原寺庙四周森严的高墙和分明严格的布局相比,差别很大。因此姿态也更为亲和,真实地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与民生息息相关。

  格尔登寺庙的大殿和僧房连成一片,老墙林立,巷道纵横,宛如走入一个迷宫,需要寻找才有出路。未知的前方让人顿生探秘的兴奋。


2.jpg

  描金点彩的佛像,神态生动

  僧舍外部没有做任何修饰,保留着最原始的泥土本色,在一处敞开的屋顶平台上,一袭红衣的喇嘛手捧经书朗朗有声,经声如歌,回旋在寺庙上空。这一刻,我仿佛被透过云层缝隙的神灵之光眷顾,心开始变得清澈宁静,抛却了尘世种种杂念。

  白塔前面的广场上,巨大的五彩嘛呢幡,缭绕在风中猎猎作响,撑起永远的守望。点桑烟的四方高台立于塔前,有年轻的僧侣走向高台扔进风玛和柏枝,于是间桑烟袅袅升起,喃喃的经声在耳畔回响,这是他们的世界,外人不忍惊扰。

  走出寺院,漫步在阿曲河畔,一群年轻的僧人正用河水洗涤僧袍上沾染的尘埃;无忧的小喇嘛尽情地抛玩着足球,隆重的僧服遮不住童心;还有青稞地旁牧民的帐包上袅袅升起的炊烟,寺庙前盛开的代表幸福的格桑花……这一切醉成了一幅诗意的田园牧歌图。


3.jpg

  寓意幸福的格桑花

4.jpg

    辽阔的青稞地,收割的喜悦

 
     走出格尔登寺庙,远处的果尔多山顶云雾缭绕,山坳里的寺庙隐藏在层层雾气之下,仿佛在等待人们的探访。沿着县城公路东北方向,路过到达时的客运站继续向前盘山而上,转过几个弯道后,辽阔的青稞地里一派收割的生活美景突如其来。这里一扫县城里逼窘的感觉,大片大片开阔的青稞地在夏末微雨的天空下,金灿灿的直晃人眼,如同展开在原野上一大片金色的希望。

5.jpg

  果尔多山辽阔的青稞地里,一派收割的生活美景


  一群身穿藏服正在收割的妇女和男子成一字排开,手持镰刀将青稞梗齐根割掉,再将割下的青稞分小束扎成草垛立在身后的空地上,由于下雨,他们身上都裹着塑料薄膜,但并不影响熟练的操作,洋洋洒洒地在田间跳起收割的舞蹈。休息时他们会围坐在一起吃从家里带来的糍粑和奶茶,甚至喝上两口青稞酒,而这青稞酒也无疑放大了收获的喜悦,这份喜悦回荡在田间被流浪的风带走,成为这个季节最动听的悄悄话。

  
  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的朗依寺是阿坝乃至川西北规模最大的苯波教寺院,苯波教俗称“黑教”,是西藏的原始自然宗教,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已在雪域大地广为流传。


  朗依寺寺院建筑恢宏华美,在远离县城的山坳里显得安静寂寥,只有颂经的声音越过围墙传来。循声而去,穿行在寺院阡陌纵横的青砖黄瓦间,狭窄的巷道仿佛通向岁月尘埃下佛事繁华的通道,让人欲罢不能。

  苯波教寺庙一律按逆时针方向朝拜,所以转经和旋转经筒也要按逆时针方向,它与藏传佛教按顺时针方向正好相反。并且苯波教诵念的是“哦嘛直莫耶萨来德”“八字真经”,而不是“六字真言”。虽然除了这两点,朗依寺和其他藏传佛寺并无太大区别,但这里却有一样东西,对许多外来探秘者颇有吸引力。对,看天葬。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

  天葬台当然不在郎依寺里,而是坐落在寺庙背后的半山坡上。旁边紧挨着一条公路,路上有僧人骑着摩托车来来往往,秃鹫和苍鹰在上空盘旋,远远看去经幡缭绕下,似乎藏着无数撩拨人心的秘密。


  这里时常会举行天葬仪式。在藏族人看来,死亡是真相,是在尘世的一个结果,人死了,灵魂从肉体中剥离,把肉体解碎后献给秃鹫,秃鹫就会带着死者的灵魂飞向天堂。天葬的过程不过10多分钟, 一具完整的尸体便烟消云散,只剩下天葬台上的一片血污。没有一种感观能像天葬那样震撼人心、直撞人的灵魂。当然,这样刺激的画面,还是三思而慎行吧。

  阿坝县的佛教寺庙随处可见,自由松散,没有围墙,姿态更亲和。



  玩家经历

  各莫寺邂逅活佛

  阿坝的寺庙无处不在,其中各莫寺的遇见是最意外的,而旅行的快乐也就来源于无法预知的惊喜。

  各莫寺位于阿坝县各莫乡,建在一处宽阔的大草坝子上,是一座显密兼修的格鲁派寺院。据说在藏传佛教寺庙里,只有两座寺庙拥有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舍利,一座在西藏,另一座就是各莫寺。

  各莫寺白塔又名菩提大宝塔,由贡唐活佛为之取名为“见者得益”。 宝塔第三层的大宝师尊殿,就是各莫寺镇寺之宝所在地——供奉宗喀巴大师顶骨舍利的鎏金灵塔。

  不过最让人惊喜的还在僧舍尽头,当我推开一扇刻着华美雕花的大门,才发现竟无意间闯进了一位活佛的僧院,小院宽敞整洁种有花草,带有平原院落小景的痕迹,各种装饰于细节处张显华丽,有别于其他僧舍。可见院主人非同一般的身份。没错,院主人正是岗朗活佛,岗朗活佛从青海而来,不回家乡却留在了这里,不知是不是他的佛缘?岗朗活佛为人热情好客,带着我到各处参观。

  我们顺着架在屋檐的独木梯爬上平坦的屋顶,站在上面可以远眺一马平川的草原和白云下的藏寨民居。屋顶上有四五个正在清理杂草的喇嘛和藏族妇女,每年到了夏末,寺院周围的藏民和喇嘛们的亲戚,都会自发地到寺里干活,帮助活佛、喇嘛们修补房屋。


  玩家引路

  交通:从成都有到阿坝县城的班车。到阿坝县城后可坐三轮车,起价1元,最多3元;出租车3元足够。去各莫寺、塞格寺、郎依寺可乘出租车打表计价,也可以事先谈好价格,回城可在寺庙门口坐小面,但从郎依寺回县城需要提前跟司机约好来接,旁边有条小道可步行回县城,需50分钟;包车去县城周边的地方可以去格尔登寺前面的十字路口,那里停有很多私人的微型面包车。

  食宿: 推荐珠峰宾馆(背包客较多),100元/标间,可讲价到80元,独立卫生间,电热水器24小时提供热水。不过由于藏区安全问题,建议还是住在街面上较大的宾馆。在宾馆常会看到披着红色僧袍的喇嘛吃完饭后,围坐着喝茶聊天。这和印象中喇嘛只出现在寺庙里,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完全不一样。原来在阿坝,他们可以出现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将这种宗教的神秘和世俗的真实巧妙结合,使外来的人对它平添无尽的遐想。

  县城唯一的广场上有一片馆子和小吃店,火锅和川菜都有,味道还不错。


本文转自:财经网 杨子

漠子雪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6:50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顶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ang680108 发表于 2012-9-8 08:1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笑天 发表于 2012-9-8 12:5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h_9854 发表于 2012-9-8 13:1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anlss7258 发表于 2012-9-8 13:5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eijixing 发表于 2012-9-8 21:0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wl66666 发表于 2012-9-9 12:33 显示全部楼层
好美好神奇人们向往的地方,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bc123ray 发表于 2012-9-9 17:10 显示全部楼层
{:3_102:}{:3_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乐之后 发表于 2012-9-10 13:39 显示全部楼层
格桑花还i善良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