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一路烧到底
《EOS一路烧到底》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ydqkqvh/nbkIE.jpg
拍片两年之际,写下这篇随笔,也算是回顾梳理一下两年来自己的点点滴滴。想通过几个点来切入这个话题,其中不乏很多人喜欢聊的器材。最近很多人也问我这个镜头怎么样,那个镜头怎么样,很想写一篇文章讲讲自己的感悟,又想是不是应该写一本书来彻底阐述一下自己用了两年的感觉,但是又觉得自己文笔也够烂,照片也够渣,写本书到时候变成擦屁股纸一个是自己心疼,另外一个是觉得擦屁股这种油墨纸会掉色对上厕所的人屁屁不好(玩笑话)。
镜头之章
先写这个是为了让大家提起对这篇文章的兴趣,嘿嘿!毕竟大家都对镜头感兴趣。目前拥有的镜头按焦段来排EF 14/2.8 L II USM、Distagon T* 21mm f/2.8 ZE、TS-E 24/3.5L II 、Distagon T* 35mm f/1.4 ZE、EF50/1.2L USM、MP-E 65/2.8 1-5X、EF 85/1.2L Ⅱ USM、Makro-Planar T* 100mm f/2 ZE、EF 8-15/4L USM、EF 28-70/2.8L USM、EF 70-200/2.8L USM。曾经用过的镜头EF 24/1.4 L II、Distagon T* 50mm f/1.4 ZE、徕卡R50 F2.0、徕卡R19 F2.8、EF 16-35/2.8L II USM、EF 180/3.5L USM、EF 50/1.4、适马50/1.4。
http://i0.sinaimg.cn/IT/cr/2007/1206/3245687043.jpg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s5zjGAc/x0kBd.jpg
EF 14/2.8 L II ,号称容纳一切的力量,很多朋友都喜欢这颗镜头,我也超喜欢。但是个人绝对不是因为中毒才买的,而是有朋友看中了我的16-35就决定出给朋友,出了之后觉得没有了超广人生就空虚了好多,就决定还是购置一个。这颗头一直我都不推荐给朋友,毕竟这颗头太小众了,用途很窄很窄。刚买的时候曾经挂机出去扫街,后来觉得这个想法挺贰的,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这颗头我个人觉得是一颗纯纯的风景头,霸气的风景头。出色的畸变控制,超广的角度,意想不到的舒服如果出去拍风景,拍人像个人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14人像,觉得变形太大了,太难控制了。不推荐给朋友的另一个理由就是这颗头上滤镜太贵了,我就上了一片HT的0.9中灰渐变就3000大洋没有了。我一般还是推荐给朋友16-35或者等待佳能新出的14-24,当然要从成像角度考虑这颗头的确是超广里面少数几颗超强镜头了,唯一不好的就是眩光方面控制不好。
http://shop.cpanet.cn/images/201103/goods_img/251_G_1300406264817.jpg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ydqCXDB/tlETh.jpg
Distagon T* 21mm f/2.8 ZE,号称广角边角之王,神一般的边角,神一般的成像素质。我最喜欢的一颗镜头,一来足够广,二来边角足够好,还有就是这颗头畸变控制太赞了。套用以前研究镜头时看过的一句评测,用她拍的广角片片控制好了会让你觉得有35-50焦段拍出来的感觉,事实也证明了蔡司这颗21的强悍。手动对焦行程短,边角成像好这些都大大提升了这颗广角镜头的实用性。一般拍风景我就放在F8光圈,超焦距,唯一需要调整的就只有构图和快门时间。
http://www.zihexinplaza.com.cn/images/201204/source_img/1761_P_1333690505163.jpg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zzCLKVg/102WMa.jpg
TS-E 24/3.5L II,几乎没有任何纠结的一颗镜头,作为一个风景拍客,这颗头我个人觉得这颗头也是超赞,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21之后再买这颗。两颗头其实都是属于现在135画幅顶尖的广角头了,因为像场问题,24这颗头实际上如果不偏移的话根本不存在边角问题。不偏移的话实际上我们135成像的像场实际上就是这颗头最中心最完美的部分,关键这颗头还附带了移轴,有了完美的中心成像和移轴功能。让我毫无纠结的拿下了这颗镜头。很多人觉得24L和TS-E24比起来24L光圈更大,个人觉得如果单纯从风光来说确实带移轴和成像质量更高的TS-E24更具有吸引力。
http://www.js-foto.com.tw/ForImage/Products/iStore_8_1/35F1.4%2810%29.jpg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v8b7R1G/KNiGu.jpg
Distagon T* 35mm f/1.4 ZE,蔡司35焦段的镜头一直都很有名,原来打算收集蔡司所有ZE口镜头,但是又觉得35 2.0光圈略小,6000多的价格总让人内心感到无比心痛。同样的焦段佳能的35L也就是7000-8000。后来蔡司推出35 1.4就决定研究一下是不是该购买一颗。借着去尼泊尔的机会(尼泊尔自己上网查了一下评价是人文天堂),为了不让自己带一点丝遗憾决定购置35焦段人文神器。这颗镜头色彩清淡,成像锐度高,比起原来的35 2.0边角也更好了。很多人觉得这颗头对不起他的价格,个人觉得只是没有好好去用。35焦段和50焦段一直都觉得是很注重构图的焦段。这个焦段上的照片很注重叙事性,抛弃了广角的透视拉伸效果,也不带有长焦的背景压缩效果,适中的层次感让这个焦段的镜头拍出来平庸的照片超级平庸,耐看的照片更加耐看。现在找出自己许多35的片片仍能回味当时拍片时候的感觉。
http://www.zm7.cn/images/200907/goods_img/142_G_1248971253285.jpg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4qytOsa/HM4zO.jpg
EF50/1.2L USM,很多人都说50焦段是兵家必争之地。很多厂家都在50焦段狠下功夫,佳能尼康都在50焦段推出很多镜头。我也一直都认为这个焦段的镜头比较通吃都是选择第一考虑的焦段,所以我用过50焦段的镜头很多。这颗镜头应该算是最后一颗50焦段镜头了,之所以选择这颗主要是因为前几颗50焦段镜头都有不满意的地方。佳能50 1.4这颗头用下来老觉得不如蔡司和适马的50成像效果,色调好。后来选择了蔡司的50,这颗50焦段的镜头成像素质高,收到F2.8之后成像锐度更超过其他镜头,但是作为一颗50常用头,手动对焦老觉得抓拍这些不太给力,再加上35焦段已经定义为手动了,就只有选择放弃出掉。适马50 1.4色调偏黄,77的口径让人觉得霸气外露,但是对适马提不起兴趣。至于佳能这颗50L,很多人都觉得1.2的光圈成像素质偏软,不如85L的1.2光圈成像锐利。但是笔者用下来的感觉觉得这颗头在1.2光圈的阶段主要拼的是气氛,很讲究氛围的一颗镜头。特别是在新出的5D3,1DX上面对焦速度和精度更是远超乎想象。但是这颗头也像35一样,比较考究构图,需要对拍摄对象细心观察,不能一味的抬起就拍,这样出来的片片很平庸。
http://www.it.com.cn/f/dc/0612/21/mep_65f2.8m_550.jpg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ssz9xRh/101wAQ.jpg
MP-E 65/2.8 1-5X,据说是现役的唯一一颗5倍微距头。其他厂家的这种超微头早就退休了,奥林巴斯有一颗20微可以放大13倍,但是只是传说,曾经打算上网去淘一个只是出的人几乎为零。当时也只是头脑一热,觉得拍微距挺好玩的就果断出了手。这颗头是我用过最难用,最难控制的一颗镜头。对焦要求太高,“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景深太浅。同时在不同倍率下进光量都不同,也就是说在1倍放大时F8的光圈到了2倍或者3倍时在同等光圈下快门就会下降,因此闪光灯成了这颗镜头必备的配件。当然这颗镜头也有可圈可点之处,红圈百微,尼康105微,佳能180微都是1倍放大微距头,这颗头5倍放大成为了神一般的存在,很多朋友不太了解这颗头觉得65焦段也算标头范围内应该实用性很高,2.8 的光圈虽然不及50标头动辄1.8,2.0的光圈来得舒服,但是毕竟也只是少了一级作为挂机头使用挺好,但是这颗头为什么说难用,因为她只能拍微距,也就是说他只能拍1倍到5倍的微距,无限远无法合焦,无法与正常65焦段镜头相提并论,他只是一个微距头。
http://www.zm7.cn/images/200810/1225131094112891913.jpg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zzGhyp1/2PoY2.jpg
EF 85/1.2L Ⅱ USM,这颗头属于一颗很神,很讨好的镜头,焦外奶油般化开,接近1公斤的重量,1.2梦幻的光圈......这颗头的好处太多太多了。不需要多说,只想说说自己用下来的感受。对于这颗头我只有一句话来总结,不拍人像,根本不需要买这颗镜头,真浪费了,根本没有必要去花这个钱!
http://shop.cpanet.cn/images/201103/goods_img/235_G_1300404596585.jpg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dNVUKTS/GfmTn.jpg
Makro-Planar T* 100mm f/2 ZE,新生代蔡司新头,100的焦段,0.5倍放大的微距头,色彩没话说,很重口味色彩很舒服很赞。2.0的光圈成像素质就很高,重量适中,手动对焦虽然在100焦段真很麻烦对焦行程太长,但是考虑到他是一颗微距镜头可以兼顾拍点其他,也就不对他的对焦问题苛求太多。只是要专业拍微距的话这颗头的确没有之前介绍的65微来的那么刺激,只是用来拍不大不小的产品,小东西,小物件这颗头的确太赞了。
http://guimi.life.shangdu.com/pic/aHR0cDovL2ltZzAxLnRhb2Jhb2Nkbi5jb20vYmFvL3VwbG9hZGVkL2kxL1QxRXo1T1hibGpYWGJ6MGxNVV8wMTU2MTMuanBnXzMxMHgzMTAuanBn.jpg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u7JIM4u/MKMlJ.jpg
EF 8-15/4L USM,鱼眼变焦头,独此一颗,其他家都没有。很特别的镜头,135画幅收到8mm焦段时候就是拍个球,180°的视角。在15mm焦段的时候就占满整个画面接近160度的视角。第一时间拿到之后感觉就是很广很广很广,比14还要广的多,变形很大很大很大。至今还在摸索可以拍个什么。个人觉得这颗头拍个风景作为风景组照中的几幅可以平添很多乐趣增色很多,但是如果单纯用来挂机,看多了会腻,会头晕。拿来拍人像,见过有大师用,但是自己用下来只能说拍个卡通片,喜剧片还行。如果对象是一个认真的人,唉,要被骂死。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s5zac7E/m1HsG.jpg
EF 28-70/2.8L USM、EF 70-200/2.8L USM,我爷爷的镜头,现在归我了,5D2买的时候挂机16-35/2.8L II USM,大三元瞬间就完成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后来16-35/2.8L II USM出了,这两颗镜头一直都不出,一个是对老人家的尊重,老一辈摄影爱好者。二来拍人像特别是户外除去50L,85L就他们俩最实用。
配件之章
之所以第二个写配件,主要就是觉得配件这个东东其实不比镜头重要性差。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牛镜不能让他们独自上场作战,起码武器要为他们准备一下。我这里所说的配件主要就是只得是风光片的滤镜,支架;人像片的灯,灯架。一路拍拍拍到现在,我个人觉得最省钱的镜头Distagon T* 35mm f/1.4 ZE,因为拍人文不需要滤镜,不需要闪灯,各种不需要,一块UV足以,要高质量成像连UV都省了。
目前拥有的配件:史泰龙支架,DF支架各一个,lee中灰渐变镜两块100×150,lee中灰镜ND400一块100×100,HT中灰渐变镜一块150×170,B+W CPL 82mm。580EX II两只,600EX 一只,U2外拍灯300w一只,品色king一拖四,反光板4块,灯架4个,柔光罩3个,雷达罩一个,蜂巢1个,滤色片若干。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l9M6YqC/11n1tk.jpg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s5zheth/j6iyi.jpg
滤镜篇:滤镜其实最大的作用就是平衡曝光,他们并不能直接提升照片品质。并不是说到此一游照加了滤镜就能成为风光片。在以前的帖子里面我也有写过自己为什么这么配滤镜的原因,一来是省钱,二来是方便使用。在配滤镜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否需要这样的东西。网上的滤镜风光片的确很美,但是这样的风景片抛开滤镜是不是就是到此一游照呢?答案明显是否定的。滤镜能让本来应该过曝的地方找回更多的细节,让照片增色,但他不能让到此一游照成为风光大片。lee的两块中灰渐变镜主要就是为了让自己的21,24增色,为什么选择lee的滤镜而不是HT的或者SR的呢?这个主要就是因为价格和质量问题。lee是唯一的两片叠加几乎不偏色的树脂滤镜,价格可谓能叠加不偏色最低的了。SR的滤镜肯定更好,玻璃片透光性也更好,但是价格和lee比起来却少了一份性价比。至于为什么购买HT的150×170的中灰渐变镜,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便宜。14mm的焦段要上滤镜只能上150×170或者更大的了,而且本身HT的滤镜不叠加的话基本不会偏色,所以坚决拥护了HT的滤镜。初学者我觉得没有超广角的话直接考虑买一块高坚85的中灰渐变镜足以,不必在这些配件上费钱,以后等自己构图,曝光,光线都吃透之后换成lee或者SR的也不为过。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zzvohGV/1VO3K.jpg
灯具篇:三个闪灯,一个外拍灯,一堆灯具,king的引闪器。我记得以前我曾经说过引闪器实际上很不需要,有TTL线用TTL线,一个600为主闪,两只580为从闪,根本不需要什么引闪器。但是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的一种引闪方式很不讨好。一来受TTL线的影响,可移动性差很多。二来加上了大个大个的灯罩,柔光伞等配件之后光引有时候会被阻挡,导致闪灯工作不正常。笔者拍人像拍的很少,很难有拿得出手的闪灯人像片,这样成为我2012年永恒之痛。
拍摄之章
作为结束之章,我不想把这章搞得太过枯燥,前面介绍了配件,也介绍了镜头。本章就打算以一些实例来介绍一下自己在拍摄的中的想法。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zzuWA9Q/XKUHt.jpg
50L随拍,车很新,色彩很赞,很开心的就抬起相机拍了下来,用了2.5的光圈控制景深。后期处理采用了蒙版的方式先把照片做成黑白,然后再用橡皮擦工具把小车慢慢擦出来。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ydrUS9a/I95FQ.jpg
21ZE拍的到此一游风景,日落时分,地上有雪和沙。采用了标准的三分法风景构图,对天空测光,F8的光圈。后期适当增加了对比度并把色调适当调红增加日落时分的温暖感。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wtG2PIG/X5tRP.jpg
21ZE拍的环境人像,提前对焦到拍摄对象在照片中的位置,用F4的光圈提高景深,1/320的快门让照片不会因为拍摄人物高速跑动而出现虚的情况。后期做了单张的HDR,增加超现实的感觉。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uGpCrt4/FlGKY.jpg
8-15L随拍,收到了8mm的焦距F8的光圈,考虑让人觉得有种小行星的感觉特别找了一个树多的地方拍。后期直接做成了黑白。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j5Ifzcf/iXB1Z.jpg
TS-E24都市,想拍无人的街道,但是又不想让街道彻底没有生气,特别找了一个十字路口用了ND400的中灰镜,再红绿灯到红灯的时候按下快门,等红灯的人被相机记录了下来。后期也是直接就调整成了黑白。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fElmzJr/11rnZb.jpg
MP-E65,微距昆虫,5倍放大,F16的光圈,用脚架慢慢接近,用了一只580闪灯从左上角打光。后期适当增加了对比度和饱和度。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eHVD5oS/od4z6.jpg
MP-E65,微距水滴,放大4倍,F16的光圈,用脚架慢慢接近,用了一只580从正上方打光,鸭子玩偶就放在水滴的背后,让他的倒影印到水滴重。后期增加了对比度。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BX7ndqcA/WVGIu.jpg
14L,德钦风光,光比很大,对底面测光,F8光圈。后期因为天空过曝了,采用了减少高光的方法,找回天空细节,再增加了云彩的对比度。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zzvohGV/1VO3K.jpg
100ZE,拍淘宝产品,用了三只灯,一只灯把背景打曝,左侧用了一只灯作为主光,顶上用了一只灯补光。后期增加了对比度和饱和度。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tFpfTDq/7Hec1.jpg
100ZE,拍产品,用了两只灯,一只灯把背景打曝,左侧用了一只灯作为主光。后期增加了对比度和饱和度。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tFoWxfy/LR6yg.jpg
35ZE菜场随拍,F2.2的光圈。后期调整成黑白,增加了对比度,让照片更有层次感。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mwqmVwv/4fq9A.jpg
24-105街边随拍,F4光圈,用了一只580作为正面补光,太阳作为侧背光,增加头发的质感和细节。后期增加了棕色调,减少了饱和度。
http://pic.yupoo.com/chenshu8505/CzzvbQRV/LhQ1B.jpg
14L夜景,靠月光把整个场景曝光,F8的光圈,137秒的快门,因为目测远处的城市30秒快门足以,增加了一片三档的中灰渐变减少了天空和城市的曝光。后期增加了饱和度和对比度。
2012的总结之章
2012年也过去了,又拍了一年。去年年头低调做人,今年年头感觉低调更胜。2012年末,作品也得奖了,佳能的台历也入选了。内心或多或少都会小有膨胀,内心的喜悦也有时候难以压抑。或许这就是摄影也或许这就是拍照,喜悦过后我还是要感谢这一年来对我鼓励支持的各位朋友和家人,感谢他们这么一年无私分享与提点。苛刻对待自己的作品,宽容对待别人的分享。毕竟每一张照片都是别人努力创作的。摄影的世界太博大,沧海一粟的我在里面显得过分渺小......
我的微薄:http://weibo.com/chenshu8505
我的图虫网络相册:http://chenshu8505.tuchong.com/
我的小渣QQ群:小述昆明摄影娱乐218046923
帮朋友出一台D7000,传送门
http://bbs.it007.com/thread-1203960-1-1.html
有意者请联系,嘿嘿 本帖最后由 风中自由行 于 2013-1-19 01:03 编辑
终于看到摄影大家的身影啦。看看你的镜头你也是个袍哥了,给是拆二代,片子和文字都很优美,品论器材可以和赵嘉比啦。http://bbs.it007.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105/22/22334082825qavzlj2nwdv.jpg真了不敢相信这个是你2年前的作品啊,现在的可是“春蝉破茧”凤凰涅槃啊。 科普红圈头和蔡司头嘛! 风中自由行 发表于 2013-1-19 00: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终于看到摄影大家的身影啦。看看你的镜头你也是个袍哥了,给是拆二代,片子和文字都很优美,品论器材可以和 ...
嗯,这个是我2011年的年中的作品,那个时候用的是徕卡的R50 刀疤全 发表于 2013-1-19 13: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科普红圈头和蔡司头嘛!
呵呵,分享一下心得。 大爱!都是唯美的片子!器材与出片兼顾了!
严谨的构图、丰富的细节、巧妙的布光!祝一直走下去成就大师之路啊! littlepai 发表于 2013-1-22 00: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爱!都是唯美的片子!器材与出片兼顾了!
严谨的构图、丰富的细节、巧妙的布光!祝一直走下去成就大师之 ...
额,大师之路还早啊。 看景不如看照片了饿{:3_107:}{:3_107:}{:3_107:}{:3_107:} isycb 发表于 2013-1-22 13: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景不如看照片了饿
风景比照片好看,照片拍屎的了。{:3_111:} {:3_105:} 楼主是有米之人。。。 楼主发的这些头,完全是可望而不可即。
{:3_107:} 大师,请问有了85/1.8的镜头,还有必要进100/2.8Lis吗?或者把85出了用100L?谢谢! {:3_113:}{:3_113:} lcwh 发表于 2013-3-1 17: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请问有了85/1.8的镜头,还有必要进100/2.8Lis吗?或者把85出了用100L?谢谢!
85焦段还是人像,100L的说法是兼顾人像的微距。其实原因很简单70-135焦段主要是五官比例比较完美。百微兼顾人像也是从这里出来的。如果你想拍微距又觉得百微中庸和85焦段重复,可以考虑适马150微距和佳能180L。这两个微距都比百微好。如果是这么玩兼顾的话我觉得意思不大。 有米、有术、有空 三有大师啊! 学习啦~~~~~~~~~~这种技术贴太要的啦,边看可以边学狂顶~!!!! 只是这么多头一般人玩不起啊 {:3_107:} 大师、土豪!呵呵 开玩笑
近期打算入个广角变焦,望LZ给予推荐,16-35 17-40?(截幅机用) 花no't花 发表于 2013-10-4 0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土豪!呵呵 开玩笑
近期打算入个广角变焦,望LZ给予推荐,16-35 17-40?(截幅机用)
两个镜头不是一个级别的,在APS上都挺好用的,只是看你的预算多少了!1635光圈大点从拍摄的内容上面来说更丰富点,成像素质也更好,所以不知道你是怎么考虑的,有钱就买163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