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圈“风口”变“险滩” 得到投资的几率不足1/500
互联网创业圈“风口”变“险滩”创业者能够得到投资公司投资的几率不足1/500 中工网讯 目前,在辽宁大连创业工坊里,创客们正带着63个创业项目埋头于产品研发,移动应用与手机APP订制开发、电池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一大批新产品的诞生,印证了“互联网+”创业方兴未艾的火热现实。 然而,创业工坊总经理戴敬涛却泼起了冷水,他提醒创客:很多创业者不管不顾地选择了移动互联网,岂不知这个领域“水”已经很深,深到让许多创业者游不上岸,昔日的“风口”已经变成“险滩”。 去年10月一项高校创业调查显示,超过94%的受访者首选从事移动互联网创业。去年,在创业工坊接到的1276份创业项目计划书中,有1094份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业项目。 在拥挤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圈中,大部分人集中在电商领域。在今年6月沈阳举行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典型报告会上,9个“典型”发言,有6个直接介绍电商创业。 据了解,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创业,技术门槛、开发成本、运营成本都已很高。以移动APP为例,一款产品第一期开发成本在15万元~60万元。产品每4个月到半年就得升级,每次升级需要15万元~20万元。电商领域的创业成本同样不菲,其广告投资回报率已从电子商务兴起之初的1:20~1:30降至1:2~1:3。 “许多创业者把希望寄托在投资公司身上,以为有了立项就能得到投资公司的支持。可资本的特性是逐利,它只愿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戴敬涛介绍了这样一组数据:一般情况下,能够得到投资公司上会研究的项目几率不到1/200,而获得投资的几率不足1/500。 “即使获得投资也不能高枕无忧,如何开拓市场、如何运营获利,都不是简单的事。”戴敬涛说,创业工坊直接投资了31个项目,目前已经有6个项目“死”掉了。 自己的资金不足,又得不到投资公司的支持,不少创业者在温饱线下苦苦挣扎。从事APP开发的大连圣笛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李振宁说:“缺钱,又没有知名度,揽活儿时人家给多少算多少,天天都在奔忙,其实就是在忙一件事儿,跑饭吃。”{:3_104:}{:3_10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