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翠湖公园是昆明人最自豪的名片之一,无论何时,公园内外都热闹非凡。自从上班以后,上下班都是在车上昏昏欲睡,匆匆路过翠湖,无暇公园里观光随季节不停更换的郁金香或者菊花。
万条垂下绿丝绦——翠湖的标志建筑“拱桥”
也许很多上班族和我持同样的想法宁愿周末赖在床上,不愿花太多精力到翠湖挤人海,看看老人们唱花灯、摆棋局,听听流浪歌手的个人演唱会,偶尔还有云艺的学生摆摊画肖像,当然,也要随时护住自己的钱包和手机。前些天再次路过翠湖,突然发现已经能在车窗上呵气写字了,才会晤冬天已经来临,身边朋友应景说了句似乎已经有海鸥了。周六便难得的起了个大早,来翠湖看看这群到昆明过冬的老朋友。采集了些照片晒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枝独秀
两情相悦 想想惭愧,最为土生土长的昆明人,一年中也只有在满湖荷香和中秋湖心灯盏的时候会抬起厚重的眼皮驻足拍照,以记录我活生生地经历了今年的夏秋季节。
翠湖一隅——可以看到不远处的五华区政府大楼
新娘甜美的笑容——莫非是忆起夏天时他们还曾到翠湖牵手赏荷
毋庸置疑,对于很懂享受生活的昆明人来说,翠湖不仅仅只是老人与孩子们的快乐天堂,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在说明自己乐在其中。
吹拉弹唱,好不热闹——周围被老外围得水泄不通
载歌载舞——11月的寒风消退不了阿姨们的热情
儿童乐园——快乐的小骑士
唱功了得——“一看就认得是民间艺术家”
无论如何,谁都无法抗拒冬季的翠湖,还因为那些远从西伯利亚赶来的白色小精灵,总能让人莫名感动。
天、景、人——犹如一幅和谐的油画
你从哪里来 我的朋友
一只海鸥——闯入我的镜头
美得刹那已永恒
正午时刻——湖边喂海鸥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海鸥数了
出了翠湖公园,已经是中午1点多了,路边烤红薯、竹筒饭、烧豆腐的香味无一不在刺激着我的嗅觉神经,甚至看到糖葫芦和棉花糖都让我的脚不听使唤,忍不住多看几眼,卖棉花糖的老板看我拿着相机拍照,竟然以为我是记者,要我多拍两张,给他做宣传,还给我做了个比他卖的还大一倍的棉花糖,真是幸福ING~~
翠湖南路——很有民族特色的小店
当然,湖边还有学生常光顾的冷饮店和德克士;白领闲暇时光最爱去的西餐厅、小酒吧和咖啡屋;还有老外们爱泡的餐厅和外文书店……
忆童年——热情的老板正在给我做棉花糖
等我吃饭的朋友和我的肠胃同时发起抗议,我不得不草草结束此次翠湖冬游。沿路各种摊贩生意都无比得好(包括各种各样的乞讨者),我只能拨开人群,艰难地往小西门方向走去。值得一提的是,途径省图书馆门口时的一个场景让我和在场很多人都心生感触。
弱者——当自强!
看到他,你是否想到一些衣着光鲜的健全人士,他们通常深埋着头,面前写着“求助6毛钱打电话”?
甚至更无耻得掠夺他人财产。同是生活的弱者,有的人依然觉得如同沐浴在阳光下,有的人却只会自怨自艾,甚至危害他人。身残者意志尚坚,更何况是我们这些相对他们来说,身体健康、生活环境优越人呢?!更应该放弃已经失去的,珍惜现在拥有的,创造自己想要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