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名东北农民工险被“蛇头”诱骗出境(图)
http://img1.qq.com/news/pics/14647/14647732.jpg几经波折,124名东北农民工终于踏上返乡路。西双版纳破获最大偷渡案 124名农民工险被“蛇头”诱骗出境
受国际金融风暴影响,拖欠农民工百万元工资的包工头于某,竟然千里迢迢组织上百名农民工企图偷渡出境打工挣“外汇”补缺。8日晚上7点,随着4名犯罪嫌疑人的落网,124名获解救的农民工在经历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公安边防支队官兵两天时间温情照料之后,每人领取了650元路费,含泪告别边防武警,踏上了返乡路。
45名东北人守在政府门前
5日上午,打洛边防派出所民警在巡逻时,发现很多名东北口音的农民工携带了大量行李,一脸愤怒地坐在打洛镇政府门前,细数有45人之多。如此规模的东北人从千里之外远行中缅边境,这一反常现象立即引起了他们的怀疑。
“我们老板带我们到西双版纳来打工,到了这里才知道,他是想让我们出境打工,听说境外很乱的,我们不敢去。”一名姓尹的农民工说。“不过还好,我们还没有出去,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政府部门的牌子。现在,除了政府之外,谁让我们去哪儿,我们都不去。”“我们一起来版纳的还有79人在景洪等着分批出去呢!”这群东北人七嘴八舌地说道。
显然,45名东北人已经涉嫌偷渡了。在逐级请示支队指挥机关后,打洛边防派出所立即将这45名东北人全部劝返回景洪。
抓捕“蛇头”不费吹灰力
那么大的一个偷渡案件,怎么说放就放了呢?况且这组织45人偷渡的“蛇头”都还不知道在哪儿,对这“放虎归山”的计谋,当时打洛边防派出所民警虽然心存顾虑,但还是执行了支队领导的指令。
6日早上9时,驻景洪的边防支队侦查员们全部出动,前往景洪市区的版纳客运站一带开展秘密调查,结果发现除了从打洛劝返的45人,还有79名东北籍的农民工就住在车站附近的两家宾馆内。两名操着东北口音的“蛇头”也正好和这群偷渡客住在一起。但是,从景洪带领45名偷渡客前往打洛的“蛇头”,以及一名专门运送偷渡客的“蛇头”还下落不明。
经过研究,支队传来指令:迅速控制124名农民工,将这两名蛇头抓捕归案。
6日15时30分,该支队出动50多名官兵,一举将124名农民工控制。这时,西双版纳州公安机关也介入了调查。这时,这些农民工已经两天没有吃饱饭了。
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记者在现场看到,农民工被全部叫到宾馆门前的人行道上。边防官兵清点名单时发现,共从宾馆里走出了126人,两名“蛇头”就在其中。边防官兵不费任何力气将两名嫌疑人查出。原来 ,这两名“蛇头”已被124人严加看守。
“我们已经两天没有吃饱饭了,怎么能让这两个骗子跑了呢?”农民工义愤填膺。就在边防官兵对124名农民工宣读将对两名犯罪嫌疑人执行刑事拘留时,他们热烈鼓掌。
据审查,12月初,辽宁籍“蛇头”于某和内蒙古籍“蛇头”张某受境外团伙指使,在辽宁省朝阳市、丹东市等偏远农村,以到西双版纳打工的名义,组织了124名农民工分批从辽宁出发,4日深夜陆续抵达西双版纳景洪。
组织45人前往打洛的一名“蛇头”和部分运送者还是漏网之鱼。“我一个电话就将犯罪嫌疑抓获”。该支队侦查队侦查员刘警官对心理颇有研究。12月7日,她通过电话的方式约见这名“蛇头”陈某,并顺利将这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由于涉及到侦查秘密,刘警官没有作详细介绍。
12月8日,通过这名“蛇头”陈某,武警边防官兵立即前往打洛镇,顺藤摸瓜,将运送偷越国(边)境的罗某抓获。至此,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至此,西双版纳有史以来最大的偷渡案成功告破。
武警官兵热情相助农民工
据介绍,124名农民工在离开辽宁时,部分农民工还被蒙在鼓里,但是,其他人已经知道自己要去境外打工,“这就已经涉嫌偷渡了,我们已对124人进行了教育和引导。同时,考虑到执法效应和社会效应的问题,我们有责任对124名受骗农民工进行安排。”
12月6日,对于大部分农民工身上所剩无几,有几天没有吃饱饭的情况,消防官兵于当晚给这些农民工送来了饭菜。饿了两天的农民工非常高兴,在宾馆的大院时热情地鼓起掌来,“还是子弟兵好啊!”农民工对“蛇头”的不满与对武警边防官兵感激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当晚,该支队再一次出动干部迅速调查取证,让农民工尽快返乡,一边逐个做疏导工作。王燕茹是124人中的一员,今年才18岁。她说:“两名‘蛇头’被抓时,我和男朋友身上已经一分钱都没有了,当时我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没吃,没住的,咋办呢。幸好有这么多武警帮助我们。”
该支队武警官兵加班加点,迅速调查取证。12月8日,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落网,当晚,该支队发足124名农民工的返乡路费,让他们返乡。为了表达对边防官兵的感激,124名农民工又自发集资制作了锦旗,送给人民子弟兵。 (云南网-春城晚报 戴振华 杨孟龙 潘宗卫) 沙发! :10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