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国产网游垃圾论 一种另类的妖魔化 (转)
近期,正反两种观点围绕“国产网游是不是垃圾?”展开激烈讨论。有痛心疾首的愤青直呼国产网游为什么那么多垃圾?也有人为国产网游一味的仿效而感到悲哀。本文认为“国产垃圾论”不仅是对国产网游的苛刻,更是对国产网游的一种另类的、无法冷静的“妖魔化”。或许争论永远不会有结果,但愿国产网游能在此起彼伏的争论声中寻找自己的出路。
“妖魔化”这个词,在今天的中国网游产业中,绝对是一个热门用语。一提到“妖魔化”,大家都会想起诸如“电子海洛因”、“网瘾少年”等等事件,我前面也有一篇文章《冷静应对2008加剧的游戏妖魔化》中提到了出现“妖魔化”的原因,其实也都是正常现象无可厚非,我们大可冷静应对。
然而,近期出现的另一种“妖魔化”,却是让我有点无法冷静,盖因“妖魔化”的对象居然指向了国产原创游戏,其论调无非是指责国产原创游戏抄袭欧美精品网游,不求质量,没有创意云云……一位兄弟随即奋笔疾书道:“对待国产游戏不应如此苛刻!”我却觉得这其实已经超越了所谓“苛刻”的范畴,完全是一种“妖魔化”,甚至其伤害程度远远要超过以前的外行业人士的“妖魔化”。
国产游戏不需要“恨铁不成钢”
表面上看来,似乎这些论点无非出发点是“恨铁不成钢”,是所谓自家的孩子自己骂,然而从国内的各个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特别是中国足球),这种“棍棒出孝子”的策略,其实完全不符合现今时代的节奏。在这里也可以借一个小故事来说道理:一个中国人带着小孩去参加了一个美国朋友的家庭聚会,聚会时候中国小孩和美国小孩不知为什么打了起来,中国大人直接一个耳光就扇了过去,当然他扇的是自己的孩子,美国朋友非常愤怒地质问他为什么要打孩子,中国人疑惑了,说小孩子打架是不对的不管什么理由都要挨打这是一种教育,美国朋友告诉他教育其实不是打骂而是夸奖,随即把这位中国友人告上了法庭。
有人说这种教育方式的冲突其实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绝非历史的差异,意思是说在中国什么东西都是挨骂挨打熬出来的,而不是夸出来的。但其实,看看港澳台的发展就知道,我们中国人也可以被夸出来,也可以舍弃掉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棍棒”的策略。在游戏行业,更加是如此,国产原创游戏从90年代的《血狮》开始,直到现在的《征途》,和国外发展多年的游戏行业相比,都还只是一个小孩,小孩子是打骂还是夸奖,我们也该开始醒悟了。不要再担心所谓夸奖会“捧杀”国产游戏,相反应该象韩国人一样,就算是垃圾也要当宝一样卖到中国来。看看那些《A3》《希望》等所谓韩国大作当年是怎么宣传的,韩国人个个异口同声说大作,怎么就没个正义的所谓韩国游戏产业人员来揭露一下“韩游无限接近暗黑”?而其实,正因为这个“捧杀”而不是“棍棒”的策略,韩国游戏产业在这几年中逐步走向了真正的世界领先水平,甚至多家日本欧美顶级厂商也需要韩国人来开发游戏。
暴雪神化的根源是无知
不过“恨铁不成钢”者毕竟还是把国产游戏看作了自己的孩子,至少还有点国格,而那些叫嚣“月亮国外圆游戏欧美好”的,则完全是一种崇洋媚外的汉奸理论了。这个理论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国外大作崇拜狂”,过度神话某款欧美大作,仅仅凭的是传闻,有时候连游戏的影子都没见到就开始大肆鼓吹来展示自己的游戏见识。好象暴雪就是一个神,神做出来的就是神作,而自己则是神的使者,却甚至都没玩过暴雪当年堪称精品的《暗黑破坏神》,更不要说被暴雪内部评估为失败产品的《魔兽争霸2》(在那个时代,《魔兽争霸2》的即时战略模式也是抄袭自《命令与征服》和《帝国时代》),同样也完全不了解他们口中的神作《魔兽世界》其实不止是抄袭了UO,更加是抄袭了大量韩国网游因素(韩游确实起源自《暗黑破坏神》,但是自《天堂》开始就有了多种原创的网游因素)。其过度美化暴雪的原因,其实不是真正了解暴雪的游戏,而是用暴雪来给自己的无知贴金。
第二个阶段就是“国产游戏皆垃圾”,但凡是个国产游戏要是不骂几句,就会显得不专业,就是“垃圾公司的枪手”。可惜的是由于自己的无知,骂就显得不太专业了,居然说奇幻风格其实是抄袭自《魔兽世界》,不知道这位老兄是否看过电影《魔戒》,是不是《魔戒》《龙枪三部曲》《龙与地下城》《战锤》等系列的奇幻背景也是抄袭自神一样的暴雪呢?更牛一点的是说国产游戏内各种聊天、邮件、好友等系统也对着《魔兽世界》一抄到底,实在是无法理解这些游戏的基本设置相同怎么也算是抄袭《魔兽世界》。按这个理论只要游戏中有个什么职业系统组队系统工会系统等等的,那就是抄袭《魔兽世界》了,因为《魔兽世界》也有这些系统嘛!其实,这些论点的形成,还是吃了没文化的苦啊,要专业点的至少也要说是抄《暗黑破坏神》嘛,毕竟暗黑年代久远也不太容易穿帮,更还可以显示自己的游戏资格老嘛!
“妖魔化”造成游戏环境混乱
诋毁国产游戏者,都提到了一点,就是中国玩家素质低造成了国产游戏质量低。我们确实无法否认这个观点,中国玩家素质问题存在已久,但我们是否想到,玩家素质其实也是可以引导的。玩家们有资格骂“国产是垃圾”,是因为他们是消费者,他们是用户,用户对产品提意见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媒体孜孜不倦地骂“国产是垃圾”,那么玩家不是更加要骂,当然这种骂完全就已经超越了正常提意见的范畴而是受了引导之后的行为,对于改进国产游戏没有任何帮助。国产游戏现阶段的不成熟有目共睹,这时候需要的是高素质玩家的支持,“妖魔化”国产游戏无助于改进玩家素质,而反而造成了游戏环境的混乱。
其实玩家素质问题并不是游戏行业需要去关心的问题,随着游戏行业的进步就会提升玩家的素质,这也是欧美日韩的游戏发展经验。而国产游戏不断满足玩家的需求,则真正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正常发展历程,也许这中间会出现所谓练级狂PK狂等玩家,但是逐步会改进发展。国产游戏一样如此,从开始的求生存会逐步发展到求精品,也是一个经济规律。美国的电影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网游产业,都是这么一个过程,而“妖魔化”本国产品却完全无助于这个过程。
愤青强文:国产游戏为什么这么多垃圾?
虽然在去年,国产网游已占据了国内市场六成多的比例,然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国产游戏还是难称上乘。国产游戏难见大作,倒是各种“开发周期三月,生命周期一年”的投机性游戏层出不穷。为什么我们的好游戏这么少?本文作者从一个游戏策划的角度,怒斥了他眼见的一些弊端,并发出一声呐喊:“我们是否还有东西能够拿出来见世人”?
正文:
中国游戏跟中国足球差不多
据说中国队又让人给骂了,电视里、报纸上、网络上,沸沸腾腾地,记者们、足球转播员们,众口一辞地开骂了,如此浓的火药味源于一场被灌了六只球的倒霉比赛,我虽不看电视(压根没有电视),却也混在人群里跟着骂,人们的唾沫飞上天空,溅了一脸……。
中国游戏以前也被骂得很厉害,真的,自从著名的《血狮》事件开始,那些买着盗版碟的家伙就从未停止指手画脚,原谅我又拿可怜的《血狮》开涮,其实我没玩过,连封皮都没见过,不过那时候我甚至还不是一个电脑游戏玩家,我只是看着杂志跟着一起嘲笑,一起漫骂,大言不惭地说:“中国做游戏的那群人真是猪!”
六月债,还得快,一不小心我就进了主楼,阿不是,是进了游戏业,你要知道,他们是喜欢管这叫“圈”的,凡是称得上“圈”的一般是比较高级的东西,比如演艺圈、足球圈,他们不喜欢让不是圈子里的人看见他们干的事,有点遮掩的意思,这看起来象是个伦敦的私家俱乐部,或者你可以想象一下,一群人,他们把头聚在一起说悄悄话,然后把屁股一致对外形成一个圆圈,防止有人把头挤进来偷听,一旦被人听见他们说的话,就不存在秘密了,他们就无法用“业内人士”的口吻说话了,这该是多么悲哀的事呀。相信我,几乎所有的“圈”都是这样,
游戏业中有个奇怪的职位叫做“策划”,这个名词很好理解,有位仁兄的笔名叫“厕所画画”,我觉得很有深意,我们上大学那会,如果便秘,在大号撇不出那一条来,我们就会信手在厕所的墙上涂鸦,我相信能无聊到这个程度的人,他们都是带着脑子的哲人,他们更富有幻想力,而你知道,富有幻想力的人,如果无聊到一定程度,他就不去上厕所涂鸦,而是去做策划这个职位。
我这么说是对自己太不尊重了,实际上我非常尊重自己的职业,并以此为豪,不怕您笑话,我开始做游戏的第一天,兴奋得一晚上没睡好,并暗暗在心里喊了N遍:“要做最好的游戏人,设计最好的游戏”,一点都不瞎掰,特真诚的那种呐喊,就差流下两行浊泪了。
时代在变,中国游戏“垃圾”不变
但我今天在这里用着侮辱性的口吻描述策划这个职位,我的心里在流血啊同志们,一个垃圾游戏诞生以后,玩家可以忽略美术上的劣次,可以忽略程序上bug,但他们不会放过策划,他们会说“我用屁股都能想出比这好的点子来!”,您瞧瞧,我们的脑子比别人的屁股还不值钱……。
可是,为什么中国游戏这么烂呢?直到我在写这个东西的时候,我还没有看到有任何一款真正有说服力的作品出现,踹开眼下流行的铺天盖地的枪稿,你会发现,十年了,其实我们的游戏并没有什么进步,就象东莞的小电子厂,总是在生产,但拿出来的东西毫无说服力可言。即使时代在变化,从单机游戏时代到了网络游戏时代,但我们的游戏仍然那么粗糙,仍然那么……怎么说呢?垃圾!
台湾以前有个很有名气的撰稿人,叫做“炽天使”的,这个人写字很毒,毫不客气的把台湾游戏界骂了个遍,当然,他骂的时候自己已经闪人了,不过他骂的时候,恐怕还没有预见在海峡的彼岸,大陆游戏业的混乱远比台湾游戏业甚之。他如果来这里做事,只怕以他那性子,早就活活憋死了。
我现在走在马路上,看到报刊亭里的游戏杂志,心里是很虚的,我不敢买来看,一翻开来,里面都是国外的大作,电视游戏如是,网络游戏如是,而这些都不是我们做的,那些漂亮华丽的画面,那些令人惊叹的特色,都不是我们做的,我们国产的东西,偷偷的夹在广告页里,连广告都那么低俗,那么土气,一篇篇的枪文,装做漫不经心的样子,藏在新闻栏里,耳语一般的劝说玩家:“开内测啦!不要钱的!快来看看吧?”
原因一:玩家素质低,就是爱练级
要不怎么说中国的很多玩家素质低呢?素质低的特征不仅仅是游戏的方式,更体现在他们毫无分辨能力,他们只要听到:“免费!不要钱!”就会扑过去,他们似乎不是来娱乐的,而是来找不要钱的东西,他们不会去要求,只会白痴一样逆来顺受。
游戏是什么样子,他们就能硬着头皮去玩,哪个游戏广告做得火,他们就扑过去,即使一边大骂游戏的缺陷,一边还玩得乐孜孜,玩完了再大骂一声“垃圾!”,这看起来象是自虐症中度患者。我见过一个奇垃圾无比的游戏,公测时居然也有几万人扑进去,结果免费期过了,有的人已经练了不少时间,又舍不得放下,只好继续练下去。
中国的玩家还有个奇怪的特点,特别爱练级,就象写家庭作业,写习惯了,再海量的作业也能完成,重复的事做一万次都觉得不算多,只为了一点:级别高了好炫耀。真正让人见识了一把中国民族隐忍向上的个性。至于什么是“有趣”的游戏,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从来就是市场引导着开发,中国玩家爱练级,于是韩国人就做练级游戏给中国人,国内的也不甘落,不就是练级嘛,把经验值设成天文数字,你们练去吧!而玩家反过来又大骂“怎么尽出练级的游戏啊?你们是猪吗?”怪谁?要我说,怪就怪玩家自己有问题!
原因二:游戏策划混日子
于是乎,做策划就变成了一件非常轻松的事了!你只要设置战士、法师、道士,或者给他们来个改头换面,界面上左边是红水右边是蓝水,然后做几套装备武器,在地图里放上几个莫名其妙的怪物,中国玩家就可以玩得很好了。什么?没内涵?EQ有内涵吧?不照样死掉?中国玩家要求很低的!
游戏公司征收策划,上来就问,你都玩过什么呀?应:我玩过《X奇》、《奇X》、《天XXX》!问:有高级帐号吗?应:我在我们区是老大!得!这就成了,如果你能在应聘时再表达出几分仰慕之情,简直就是一次完美的面试。回头你当上策划,只要把你玩过的东西照抄一遍,换换样子,您,就是一个标准的策划,您就可以回头跟你的朋友吹嘘了。有一次我在一个游戏里,和一个女角色发生口角,对方张横跋扈之极:“我老公是游戏策划!”,哦耶,差点吓得老夫尿裤子……。
十年前,你要说你爱好文学,是个文学青年,周围的人会赞许的看着你,你要换到现在说,就会被人看作sb,十年前,你要说你爱好游戏,是个胸有大志的未来游戏人,周围的人会去鼓励你,但现在,大部分说着这些话的新手策划们,鬼晓得他们心里头在想什么,我见过不少有志青年,充满烦恼的跟我诉说:“快毕业了,工作不好找啊,我好想当策划呀!”。没错,游戏策划薪水现在可不低了,而且:好混!
进了公司你得会拍马,你可以不搭理跟你平级的人,但你千万别把你骄傲的脸露出那些职务上带有“主”字的人看,你要让他们知道你是一个“听话的、有悟性”的好孩子,可千万别把网游里的脏字带出来,最起码,这个行业,表面看上去是那么文质彬彬,看上去领子是那么的白。
原因三:投机心理重,不做事的人很多
而那些经理们,总是让我很困惑,我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当网游兴起之时,他们就从各个神秘的旮旯里冒了出来,他们似乎在这之前都不知道什么是电子游戏,但他们充满自信,他们可以找到投资人,并让投资人象笨蛋一样对他们言听计从,而他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的亲属和哥们们,从四面八方拉进来,而至于项目跨掉,没有关系,他们等于多了一个不错的履历:曾开发过XXXX产品。
而投资者,更象是一群脑筋转不过来的傻瓜,当鼎鼎大名的《X奇》案例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就彻底傻掉了,原来钱这么好赚?于是二话不说就被人牵着鼻子去银行领钱,做着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白日梦,他们永远相信“资本”的力量,认为只要有钱,任何想法都可以实现,他们永远不明白“做事”的真谛,网络游戏并不是一块菜田,投入什么就有什么长出来。
如果说十年前,一群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是真正想要干出点名堂,真正想做点游戏,那么现在,你大可以用“打工仔”来形容游戏公司里的“游戏人”们,他们每人一台电脑,坐在吹着微微小风的明亮办公室里,用着二十四小时免费的宽带,懒洋洋的打着呵欠,我们到底在做什么东西?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关心,每个人只在乎他这个月的薪水,每个人只在乎月末评定时的评语。下了班,打上一盘cs,就是他们团结的象征,打上一盘wc,就是游戏业与其他行业最大的区别,让人还能想起,自己是一个做游戏的,所以,适当的时候,是需要打打游戏的。
而干起活来,更是随意,大家都是同事,都是打工仔,就不要互相为难,图画得不好,没关系,美术会给你理由:“我这么画更有美感”,哦耶,你干嘛不去办个人画展?最起码你拿公司的薪水,就能出公司要求的活吧?这种话只能在肚子里说说,面子上微笑一把,撕破脸皮划不来,免得人家说你这个人不好相处对吧?你还不能再多罗嗦几句,美术家是有脾气的,声音大一点,所有人都会看过来,那些幸灾乐祸的眼光是躲避不去的。
程序脾气也是不小的,谁叫他们用着谁也看不明白的语言呢?多说两句,人家就会用着看白痴的目光盯着你:“你懂吗?你懂吗?”,程序有bug?有bug是正常的,你见过没bug的程序吗?而且我这个就是根据xxx改的,xxx游戏你知道吧?没错,代码我有,改改有行了,谁没事闲得慌自己写一个呀?如果你要说哪里哪里改一下,哪里哪里加个功能,对方就恨不能摔键盘:“怎么这么费事呢!以后再加吧!”哦耶~那就……取消了吧。
原本写好的一份项目案子,就这样东少一块,西改一块,做到一半就面目全非,还得谨防老板有奇思妙想。毫不严谨的制作态度,导致游戏从一开始就重病缠身,然后陷入无尽的修改中,每个人象梦游一样的工作着,只有在老板视察时才精神抖擞起来。你说,这样的游戏,能好吗?
但你必须忍受下去,别跟我说你心里有美好远大的理想,别说你有满腔的热情,你要不干你滚蛋,也别对我翻白眼,不然我扣你一个月薪水让你肉紧一把,你要实在受不了你自己组团队干去,去做你自己梦想中的游戏,但我保证没人入伙,有点能耐的都在公司挣工分呢?这年头,凭着几句口号,连新手也不会上你的当!
希望有一天能好起来
再鲜亮的外表,也终有一日掩饰不住腐朽的内脏,产品好比丑媳妇,总有一日要见公婆,但那时,钱已经花了出去,公司里进进出出,有人拿足几个月薪水扬长而去,有人留下来继续混日子,谁也不承担责任,每个人都说着:“游戏开发是很复杂的工作!”既然复杂,有各种各样差漏再所难免,就让我们在下一个项目中继续努力吧!
这就是俺们的游戏人,俺们的圈子。有时候,我站到窗户边,真想大喊一声来发泄,我在想,是不是我们就这样继续烂下去,这样心怀鬼胎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当国外的超级大作们源源不断的涌入国门,我们的糟糠之作又怎能抵挡几分?玩家不会一直傻下去,投资人也不会一直蠢下去,而那时,我们的精神早已磨损消耗在无尽的“混”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还有东西能够拿出来见世人?
我有一个梦,每个人都在努力,而不是为了眼里的小利争斗不休,每个人都怀着游戏的梦,而不是想着车子房子。我相信我们的汗水和心血会被玩家们所珍视。在这篇骂文的前半段,我竭力去讽刺去挖苦这个圈子,但后半段,我的心被苦涩所湮没,我笑不起来,因为这些我痛恨的现象,正是我当初所不预见的,也不想见的。我口中在骂,心里却在想:总有一天,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
写到这里已然无力,文中必然会得罪一些人。也请认得出我文字的人不要塌我的台,我只是说出心中的郁烦,我们的处境如此,何不正视? 国产网游产业化 及国外网游的神化
最近网上上流行起了一个围绕着暴雪被神话以及国产游戏是否垃圾的话题,产生了很大争论。我也只是凑个热闹。
其实在我看来,所谓暴雪在游戏制作方面被神话是跟正常的,从<暗黑><星际>到现在<魔兽争霸><魔兽世界>.暴雪出品的游戏基本走的就是个精品路线,所以才出了暴雪出品,必属精品这句话。其实作为一个有这样知名度的游戏开发团队来讲,精品路线是他们必须走也是唯一一条可以走的道路。为什么?因为所有的行业,在你没有树立起你的品牌之前,你做好或者做坏没有人会去关注你,所以,也就没有压力。但当你的品牌树立起来,你的知名度越高,伴随而来的压力也就越大,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使你的信誉和声望一落千丈。所以暴雪所谓的精品路线,即是他的生财之道,也是他唯一的选择。当然,种因得果,精品的游戏自然受到大家的认可,这也并不奇怪,而暴雪在游戏制作方面被神话,却绝不是他精品游戏的问题,而是国内本身游戏制作上出现的问题。
最近很多人高喊着国产网游垃圾,马上又跳出了无数人大喊着国产网游并不如大家说的那样一无是处。有人大叫着为国产网游喊冤,也有人高呼"我们不应该对国产网游如此苛刻"等等,然而,国产网游到底失败在哪里?是游戏制作?是游戏内容?还是只知抄袭不思进取?我看都不是,大家都知道,国产网游行业还是刚刚起步的一个行业,不管是技术水平,创意都还不成熟,抄袭几乎是必然出现的,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别人好的东西,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我们吸取和借鉴并没有错。明明技术和创意都不如别人,却死咬着国产游戏应该完全的自主开发,别人有的我们都坚决抵制,那和满清的闭关锁国又有什么区别?所以,有选择性的借鉴和抄袭并没有错。而国产网游真正的问题到底出在哪?我感觉,最主要的问题出在整个国产网游市场,大部分人已经忘记了,我们需要制作的是供玩家娱乐的游戏,而不是一台台造钱的机器。太多的人看到网游行业的高利润,而不去考虑自己到底有没有实力去制作好游戏。,而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如今风靡游戏行业的免费风。"免费游戏不免费",这是现在所有玩家都清楚的一个事实。而且免费游戏的花费绝对比大部分收费游戏的消费要高,特别是07年开始的某些号称免费网游,不要说游戏中的PVP部分,如果你花RMB购买游戏里出售的道具和药水,甚至连游戏最基本的练级都不可能完成,总之一句话,您不花钱,就不要玩我的游戏。我记的曾经有某个号称网游高峰说过"免费游戏,就是花钱养一群不花钱的玩家,陪少数花钱的玩家游戏".这句话确实是免费游戏的真谛,但如果你连最基本的培养免费玩家的兴趣都没了,那没人陪这些花钱的玩家一起游戏,那真正的RMB玩家又会玩的长么?
现在的游戏市场,免费网游大行其道,被众多公司奉为经典理念。初期的免费网游,也确实让当初的很多游戏开发商尝到了甜头,然后这种貌似时尚的游戏经营策略到底出自哪里?最早的免费网游,应该是早期的一些网页游戏和棋牌类游戏,比如联众世界,所有人都可以免费注册一个帐号,打扑克或者麻将,而游戏公司则出售一些会员,会员可以享受一些高级服务,比如特殊形象,在线高峰期可以优先登陆等……。但这些还只是简单的游戏,收费项目也很简单,服务单一。真正网游免费化的先驱竟然是大家现在人人排斥,各厂商痛斥的私服。大家可以回忆下,在游戏里出售道具,出售装备,甚至出售GM号,其实鼻祖级的就是当年全中国风靡一时的传奇私服。我的记忆里,他们才是第一个把免费游戏这杆大旗插在中国这片国土上的人。练级速度飞快,装备入手简单。让当时的很多游戏商家丢失了大量玩家,所以才被现在几乎所有的游戏厂商痛斥。然而现在的游戏行业呢?不是正在大张旗鼓的私服化么?当初有多少报道,某某私服大肆敛财达XX数额,服务器最后关闭,玩家损失惨重,这样的消息几乎到处都是,然而现在的网游行业呢?几个人十几人的小团队,要技术没技术,要资金没资金,要什么没什么。就敢大肆宣传并制作国产网游某某某某,并且口号响亮的喊着某年上下半年颠峰之作如何如何。接着就是封测,然后一测二测……八测九测公测(公厕)。反正是用在宣传上的资金比游戏制作资金高N倍。可大家测试的是什么?是一款产品质量低劣,画面粗糙,BUG云集,甚至有玩家搞笑说某些游戏的服务器是用家用电脑在负载。当然是有些夸张,但服务器质量底下,却是不争的事实。最后呢?无限制的发号,商城里新货大批量上架,不管服务器多差,游戏质量多底下,总之只要有人玩,有人购买商城里的道具就好。最后玩家除了游戏商城,其他什么也没有测试到。最后成本收回了,游戏赢利了,厂家卷包跑了。这样的事情有多少?整个一个游戏的开发过程,最出采的部分就是宣传,宣传资金投入大,开发的资金自然就要收缩收缩再收缩,做出来的游戏会是什么?当然是垃圾。是现在大家都在大喊着的国产垃圾网游,“游戏做的差没关系,宣传做的大就会有玩家”,到底有多少厂商是这样想的?这样做的?置玩家的利益,游戏的娱乐性于不顾。游戏最大的价值就是娱乐性,不管是现在的网游,还是我们童年时代的弹弹球,拍洋画,叠三角,娱乐性是游戏的共通性质,一旦游戏不再是一种为了让大家娱乐,而成了骗钱的工具,那游戏也就丧失了他存在的价值。
我感觉,这就是所谓的国产网游垃圾,这就是所谓的国外开发商被神话的根本原因所在,国内的游戏开发商,有很多人并不是在制作游戏,而是在制造一台一台圈钱的机器,所以,中国网游被我们自己称做垃圾最根本原因并不是技术水平,创意等因素造成的,而是游戏商家本身的态度问题,在他们心里需要的不是一个制造快乐的游戏,而是制造金钱的机器。利润当然是每个商人最关心的问题,但低劣的游戏除了短时间的利润,他会长远的走下去么?他会成为你品牌的支柱么?即使有利润,能有多大?九城代理了一款魔兽世界,一年时间九城变成了中国游戏产业高峰,这里面的原因是所有人都看的明白的,但却很少有人愿意去尝试。
虽然如此,但国内的游戏开发行业,也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不堪。真正的游戏开发的领头企业,还是在带动在中国游戏行业走像真正的高峰的。网易的西游系列创造了2D回合制网游的经典,比之前最有名的石器更胜一筹。借鉴回合制游戏好的特色,制造出中国自己的风格。还有游戏蜗牛开发的航海世纪,一款经典的航海游戏,在我眼中,他比光荣的大航海时代OL可玩性要高的多。这样的例子数不清楚,太多公司用自己开发的游戏打出了品牌,打出了高质量网游的旗帜,同时好的游戏质量也转化成了更高的利润回报给了他们。这就是经典战略。所谓的经典游戏并不是狭义的画面出众,韩国近两年制作的网游大部分都画面精美,但却很少有经典之作了,娱乐性才是游戏的根本。而那些牟眼前之小利的商家们,擦亮你们的双眼,看清楚这个世界,中国的玩家也在进步,品位在提高。再不是几年前,随便一款底质量游戏挂上免费的大旗就可以蒙骗的了。酒香不怕巷子深,更何况在网络这个信息高速路上,你的酒香,巷子真的会深么?
冷静应对“妖魔化”加剧的2008年
在年初的游戏年会上,其实除了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之外,还有不少的牢骚,其中最多的牢骚就是“游戏妖魔化”这个话题了。在年会上,多位游戏大佬对于整个社会对于游戏行业的妖魔化都有点无可奈何:史玉柱表示网游正在一年一年地被妖魔化,这是2007年中国网游市场最糟糕的事情;唐骏也表示网游在中国“有一点被妖魔化”。
其实,两位大佬的话都没错,我甚至觉得,“游戏产业妖魔化”将不止是2007年的一件槽糕事,这是从游戏行业开始的90年代直到今天的2008年,我们行业内必须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应对“妖魔化”,首先我们要知道原因,然后我们要掌握方法,才能从容面对,光发发牢骚估计是不顶用的。
为何要“妖魔化”游戏
其实,游戏自诞生到现在,都一直是家长们的心头痛,在中国的古老教育传统下,最忌讳的就是学生“玩物丧志”。而游戏这个词,也不知是哪位大哥发明的,居然把一个新的高科技产物,用了一个如此老词来代替:小时候捉迷藏躲猫猫老鹰抓小鸡,都叫游戏;打牌下棋也叫游戏;甚至生活态度不好玩世不恭居然也被形容为“游戏人生”。其实,目前我们行业内的产品,无论是PC网络游戏或单机电玩游戏,都是一种高科技的新产品,和过去那种被叫做“游戏”的玩意实在不是同一个产物。但是家长老师们可不管这些,凡是游戏就必会影响学习,却不知道这种高科技的新游戏已经成为欧美青少年的成长必备品,甚至成为他们的价值观塑造的必需品。
家长老师们对于游戏的不理解,其实我们倒还能理解他们,毕竟玩游戏确实有可能成瘾沉迷影响学习,但是现在最妖魔化游戏的其实不是家长老师们,而是外行业的记者们,特别是那些社会版的记者同志们。他们不断地闹外行的笑话,比如把单机游戏当网络游戏,比如把网络游戏地图当作地理地图等等,这些笑话本身就说明了记者们的不懂游戏。不懂游戏的人来妖魔化游戏,其实倒也正常,人总是对于不懂的东西有恐惧感的,但问题他们是记者,记者不懂游戏却要写游戏,其实是对社会的不负责。
随着游戏产业的越来越壮大,其实现在懂行的记者很多,比如说IT记者都比较了解游戏产业。在了解的基础上的“妖魔化”,那就是一种批评了,虽然其中确实不可否认参杂着一些个人因素个人喜好,也可能有一些“哗众取宠”等目的,但其实这些都很正常。看看其他行业吧,娱乐记者如何?足球记者又如何?九城朱骏碰了一圈足球记者回来才知道足球行业的可怕,这才知道IT记者的批评实在是委婉含蓄得太多了。行业批评,本来就是行业壮大的标志,非常正常。特别是游戏行业正是一个刚起步的朝阳产业,容易被外界误解被内部批评,这和当年美国的电影产业刚起步时是一样的。
以家长老师们为首的社会的误解,外行记者们的不负责的描写,本行业记者过度的批评,正是这些因素构成了整个社会对于游戏行业的“妖魔化”!
如何应对“妖魔化”
对于游戏产业来说,应对“妖魔化”问题,是非常棘手的问题,不是一家公司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如果妖魔化再严重下去,会对整个产业造成致命的打击,不排除整个产业被禁止的可能。这不是忋人忧天,而是有先例的(确实有几个国家是禁止游戏的)。如何应对“妖魔化”,个人总结有以下三条:
一,整个行业需要了解到“妖魔化”问题的严重性,要抛弃掉公司竞争的因素,在这个问题上所有游戏公司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抛不掉谁。为了公司竞争,用危害整个行业的“妖魔化”手段来攻击对手,其实是最傻的方法,而且在游戏行业内部其实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迟早会引火烧身。
二,游戏公司需要加强和记者的联系,多交流多联系,而不是摆出一副大爷的态度。游戏公司和记者们的关系,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关系。本行业记者的批评,多多接受,加以多多沟通,相信即使批评文章出炉也不会达到“妖魔化”的程度;外行业记者,则需要想办法取得联系,见到了“妖魔化”的报道,不要一味打压,而是友好沟通,想办法出一篇补救文章,所谓“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其实社会版的记者我也接触过,还是很容易沟通的,IT记者更加就是游戏行业的自己人了,游戏公司要做的无非是放下架子而已。
三,游戏公司确实要有社会责任感,要多出一些健康向上的主旋律游戏。我说的主旋律,是类似绿色体育游戏迎合奥运,或者类似《巨人》采用的爱国情怀这种方式,或者开发智力路线的游戏也不错,而不是深搬硬套的学雷锋之类。要做到社会既认可,而玩家也喜欢的题材,对于开发公司来说无非是换个角度做游戏,其实不难。
“妖魔化”加剧的2008年
2008年将是游戏产业继续高速发展的一年,由于产业继续壮大的规模,“妖魔化”问题同样也将会愈演愈烈,可能会从“妖魔化”某几家公司而演变为“妖魔化”整个产业。但是随着行业的进步,行业自身也在学习进步,史玉柱从默默承受到大声疾呼,就是行业进步的表现;随着行业的进步,其实整个社会也会继续了解游戏行业,那些笑话新闻估计会少很多,而多的是真正了解行业的批评新闻。 :98:玩完美国际就让我心死了 珍惜青春远离国产网游 SB一样的文章和SB一样的国产网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