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是迎合了一部分年轻人的心态吗?
我刚看到一篇文章《“迎合”、“作秀”与“宽容”:汪洋话韩寒启发了谁?》,说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主持召开“我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建言献策”网民代表座谈会,会上网民向汪洋提出了许多问题,当网民问他有没有读过韩寒的书时,汪洋回答:“我没有具体读过韩寒的书,但是我知道他的名气。我觉得他迎合了一部分年轻人的心态。”我看到这里,“迎合”两个字像两粒灰尘一样进到我的眼睛里,再也看不下去了,脑子里反复琢磨“迎合”这两个字。“迎合”的含义是猜测或揣度别人的心意去附和别人,即使别人的心意并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为了取悦别人也违心地附合别人。韩寒是这样的人吗?显然不是。
我对韩寒的了解都是来自文章,主要是他本人的文章。我觉得他写文章不是为了讨好“迎合”什么人,故意隐藏自己的观点,违心去写,恰恰相反,他的文章都是表达他真实的想法,行文风格率真、深刻、讽刺、幽默、远见。正因为如此,有许多青年人喜欢他,也有许多中年人喜欢他,还有许多的老年人喜欢他。
韩寒没有必要去讨好“迎合”什么人,他要做官吗?他没有兴趣,他热爱赛车、写作,这些在他眼里比做官重要多了;他要赚钱吗?他是“不差钱”的人,如果不讲原则,他一年能赚一千万,但他很在意自己的品格,宁可一年只赚一百万,也不“迎合”别人,去赚没良心的一千万;要美女吗?懂他、爱他的美女很多,想“迎合”他的美女就更多了,他需要做的只是选择谁,而不用去“迎合”谁。
那篇文章说韩寒具有叛逆精神和反抗意识,这我同意。在一个腐朽堕落的社会环境里,叛逆反抗是可贵的品格,对于叛逆反抗的知识分子,鲁迅先生称为“民族的脊梁”。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许多人都失去了良知,有些人虽然良知未泯,但也得了软骨病,不敢独立支撑民族的精神,甚至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韩寒既有独立的思想认识,又有很高文化水平,更敢于直面人生,勇于表达,像他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一旦被人知道,大家就非常喜爱,视为知己。我刚刚看过他的博客,仅他的新浪博客一家就有四亿多人次的访问量,十九万多人在时常关注他。这样高的访问量和关注度不像“世博”那样是靠国家的大力宣传捧出名气,而是民间情绪的自然流露。
所以,我认为汪洋说韩寒“迎合”十分不妥,应当说韩寒是三个代表,他代表了有独立思想又敢于说真心话的人,代表了有叛逆精神和反抗意识的人,代表了先进的,有知识的青年人。现在,许多年纪大的人瞧不起青年人,指责他们自私,贪图享受等等,哀声叹气:“一代不如一代”,看看韩寒就会改变他们对于这些青年人的成见,其实有很多类似韩寒的青年人不被人知道,当春天到来的时候,他们都会像花朵一样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我们中华民族喜欢用代表一词,常常看到电视里有人在台上说我“代表”……,因此也就有了“被代表”一词,我常常是“被代表”的,自己在云里雾里,听凭“代表”胡言乱语,我没办法制止,我要是打官司告他凭什么代表我,知道自己肯定输,唯一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耳朵塞起来或者把电视机关掉,让“代表”闭嘴。韩寒代表不一样,他从来没有说过要代表谁,是我请他做我的代表。韩寒拥有四亿多人次的访问量,十九万多人的关注度,我想其中有大部分都像我一样,心甘情愿地请他作代表,以他做代表为荣。如果谁不信就搞一次中国民意调查,看看全国有多少人愿意让他代表自已,肯定会远远超过他博客里的人数。
“东未红,阳未升,韩寒是我们的北斗星。”中国出了个韩寒是中国的进步,汪洋只是说了一句“迎合”,也是汪洋的大度,如果是在文革年代,汪洋必须让韩寒当烈士,如果他不让韩寒当烈士,汪洋就会成为烈士。现在,汪洋不但没有让韩寒当烈士,也没说韩寒是“毒草”,是“精神污染”,只是温文尔雅地说了一句“迎合”。依我对汪洋的了解,这句“迎合”可能不是发自他的内心,他有很强的改革开放意识,而且又是改革开放全国领先省的领导,他自然很清楚韩寒是名副其实的代表,只是他没有说出来,却说“迎合”,我猜想,很可能是为了迎合某些人,身在其位,不得不如此! 我挺看好韩寒的 这几天《独唱团》很火,据说不辱使命哈!咱也得抢书克! DDDDDDDDDDDDDDDD 身在其位,不得不如此! 他要是敢迎合哥的心态,早就去坐牢了 踩踩贴··下下班··回回家··吃吃饭··泡泡妞··睡睡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