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007 app下载
+发表新主题
分享
开启左侧

无聊的日本人,竟说《儿童经络保健》是抄袭日本文化

[复制链接]

无聊的日本人,竟说《儿童经络保健》是抄袭日本文化

不了了之 发表于 2010-12-24 15:38:17 浏览:  3513 回复:  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无聊的日本人越来越无聊,无聊到无知无耻的程度了。日本的学者愈来愈离谱,什么都是抄袭日本文化
约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
约公元一世纪至二世纪,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
公元三世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
公元259年左右,西晋医家皇甫谧撰成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针灸甲乙经》。
公元610年,隋代巢元方等人集体编写成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
公元652年,唐代医家孙思邈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公元659年,唐政府组织编修成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唐本草》。
公元十二至十四世纪,中医学出现四大流派:寒凉派、攻下派、补土派和养阴派。
公元1578年,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  
大约公元十一世纪,中医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
公元1830年,清代医家王清任根据尸体解剖和临床经验写成《医林改错》。
19505月,北京中医学会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成立的地方性学术团体之一。
195411月,中央批准中央文委党组《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团结中西医,正确地发挥中医的力量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是中央早已明确指示的一项重要的卫生工作方针。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大力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中医,鼓励那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医,采取适当的态度同中医合作,向中医学习,整理祖国的医学遗产。同月,卫生部正式成立中医司。
1956年,成都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相继成立。
195810月,第一本中医教材《中医学概论》出版。
19655月,国家科委中医中药专业组成立,标志着中医药研究和事业发展已进一步纳入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和规划的正常轨道。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原始医学。而中医理论就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这里以中医为话题,是因为它是中华文化的易、道、古中医(岐黄)的完美结合,小孩推拿蕴涵了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医学就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宝库,里面的珍奇异宝,不胜枚数。同时也是对方谋划很久的重点打击对象。我们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和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再当傻瓜了。。。以易、道、古中医(岐黄)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必将成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中心,也只有中医,中医推拿,中药才能真正解决这个地球上世界人民的健康问题。
比如在对不同体质的归纳和分类方面,中医学就有着很完善的理论基础,对所有的疾病都经过考察、总结后分定了证型,然后按照证型来治疗。就拿感冒来说吧,中医根据感冒的症状先分好证型,然后再进行中药治疗和推拿治疗:风热型的感冒用辛凉的中药,风寒型的感冒用辛温的中药。不像西医,感冒来了什么也不问,就知道给病人灌抗生素、打点滴。
小日本长期盯上了中华医学。大家不要忘了。针对中药,他们以“汉方”来定义,恐怕确实有些特别的用心。“汉方”,欧美人士除非了解中国历史,才会想到那是中国。中医推拿、中药则不然,在向欧美倾销时,“china”这个词外国人一眼就看得明白。日本人做什么事都特别用心,咱不得不佩服。


以下是截图







父母之手 发表于 2010-12-24 16:00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够无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麦田数码 发表于 2010-12-24 16:36 显示全部楼层
小鬼子就是小鬼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