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财政厅近日向两会提交的2010年全省财政收支报告显示:2010年,全省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达1570亿元,占总支出的比重为69%。这些资金中,用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种粮农民综合直补、大中专学生生活补助等直接补贴个人的资金高达241.1亿元。
从更多支持经济发展,到更多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是近年来我省财政支出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继续推进经济“有福利的增长”,让财政分配更加向基层倾斜,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食品药品安全以及公益性文化事业倾斜,让人民大众更多地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是“十一五”期间我省财政支出的重大结构性调整。
据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期间,全省财政投入民生的支出达5126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3207亿元,增长167.2%,占一般预算支出的66.3%,民生投入年均递增28.2%,比一般预算支出增幅高1.7个百分点。
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我省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有效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了教育公平;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273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得到了生活费补助。2010年,全省新农合参合人数和参合率创新高,参合人数达3412.15万人,参合率达95.29%;全省新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19个,累计试点县(市)达37个,试点县人口覆盖率达23.7%。在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防震减灾及救灾工作等加快改进步伐,造福广大百姓。云南财政的民生账本传递出更多暖意。(云南日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