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新主题
分享
开启左侧

天黑请闭眼——“杀人游戏”背后的心理动机

[复制链接]

天黑请闭眼——“杀人游戏”背后的心理动机

倚天 发表于 2007-5-19 20:18:23 浏览:  3481 回复:  1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叫做“杀人游戏”的群体性娱乐活动在国内很多城市的年轻人中间悄然流行开来。有人称赞其为减压好手段,有人担忧游戏有暴力色彩。杀人游戏的利弊如何换算,只怕没人能说清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年轻人沉迷其中?是满足征服欲、发泄破坏欲?是缓解心理压力?是考察判断力?也许都不尽然,隐藏在“杀人游戏”背后的,正是对人的行为模式与心理动机的测评。

    杀人游戏的利弊如何换算,只怕没人能说清楚。对这个游戏不“感冒”的人,可以历数出它的种种弊端,而沉溺其中的人,也可以一一反驳。

关键词:谎言
    杀人游戏最饱受质疑的地方,就是谎言。想在游戏中获胜,关键是不管真话假话,都要说得“理直气壮”。你不能相信其他任何玩家,必须不断制造谎言或者戳穿谎言。

    杀手说:一位从事警察工作的玩家对其体会是三个字:可信度。他说,就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可它却成为如今人与人之间最难以把握和捉摸的一种情愫。而“杀人”游戏虽然明里是一个人骗人的游戏,而实则是在教我们如何学会信任。

关键词:友情
    “和朋友,可以喝酒,可以旅行,可以逛街,可以结死党,可以相互吹吹牛,拍拍马……但就是不能一起玩‘杀人游戏’。因为,‘杀人游戏’就是一个凶险江湖缩影,一不小心,就暴露了你隐藏很深的底牌,得不偿失。”这是很多人都信奉的一句话。

    杀手说:很多圈中人“每次去杀人吧,像回到了家”。他们在游戏中达成默契,结下友谊。这些互为“老朋友”的人,也许不会主动询问你的职业、你的手机号,甚至对你的姓名和年龄都一无所知,但是需要的时候,会给予热情的帮助。

关键词:沉迷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陈成文指出,这类游戏属于心理暗示游戏,游戏者追求游戏的快感和刺激程度往往容易沉迷其中,这对培养一个健康的心态是非常不利,过分沉迷此类游戏必将对身心带来损害。

    杀手说:杀手们通常丝豪不掩饰自己对杀人吧的狂热,大部分人都是“一玩就爱上了。这种感觉可能就像吸鸦片。”杀手吴新说:“我知道这样对工作和身体都不好,但就是欲罢不能。”

关键词:过瘾
    社会学家仇立平认为,在杀人游戏的过程中,玩家需要根据不同角色或自我辩白或诬陷他人,它让人们有机会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扮演“杀手”,过上一把坏人的瘾。

    杀手说:徐小姐坦言“喜欢做杀手的感觉,可以主宰其他人的命运,然而,在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也有人认为,游戏就是游戏,这种模式在现实生活不具备可移植性。“如果像讨伐小学生玩电游一样,批判这个游戏群体,无异于把高理性群体降低成感性人群。”

    游戏是一个客观的东西,关键在于游戏者的自控能力。杀人吧受到高知识层的青睐,毕竟对社会危害性不大,存在有合理性,但是也不能排除,游戏过度会产生的心理问题,大脑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容易造成失衡。

    也许,杀人吧的充实,正好填补了现实生活的虚无……
张冠李戴 发表于 2007-5-19 20:19 显示全部楼层
:L :L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倚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20:19 显示全部楼层
“杀人游戏” 超越游戏



    据说“杀人游戏”的雏形源自格林童话:很久以前,一群骑士通过玩纸牌来决定命运,胜者过关,负者葬身毒龙口中。后来,硅谷人由此创立了游戏,并把它作为一种培训工具,用来测评人的心理素质与潜能,培养团队精神。一些敏感的同行们往往只知道这游戏由“海归”们带回,却不知它正是网络人套搬国外商业模式的产物。这个游戏往往能在新员工培训和客户交往时收到奇效,因为它迅速地把陌生的人们挤压到一个封闭的圈子里,让他们休戚与共,大家能迅速熟悉,并了解每个人的个性。虽然它强大的娱乐性掩盖了工具的本质,但究其根源,我们不难理解这种对心理素质和判断力的考验,决不仅仅是在虚拟世界中“发泄”、“减压”那么简单。



    “杀人游戏”的参与者面对的是一个信息残缺,虚实难辨的局面,敌友与将来都存在不可预知性,由此,参与者人性的本质和弱点也会不自觉的暴露出来。人的行为模式表现为金字塔形,而塔底则是主导行为的心理动机。据此我们可以把参与游戏者分为这几种类型:

权力型:力图保持权威,充当意见领袖者;

协作型,缺乏主见,追随意见领袖;

控制型:无论成功与否,只求游戏继续,乐于操盘;

成就型,把游戏当作工作,苛求成功,从中获得成就感。



    当然还有一种,不擅言辞,容易紧张,往往惨遭错杀者,我们称之“无辜型”。



    回头看看,人们在游戏中的表现不正与事业中的表现相符吗?现代人力资源理论认为,苛求人不断发现自己的弱点并不断克服是事业误区,人只有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集中发展才不会造成资源浪费。据统计,即便美国也只有1/3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找准自己的定位,能通过简单的游戏为人生定位提供参考,游戏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游戏本身。



林林总总“游戏民”

    既然有“股民”、“彩民”世象百态,“游戏民”也不例外。一旦你成为“游戏民”,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如此多疑,记者冷眼旁观了一番“游戏民”们的种种表现。



    先看看我们的同行,记者们接近于SOHO一族的生活方式和定题采访的工作习惯造就了强烈的主观意识。他们玩游戏时往往先设立出假想敌,不停搜集素材佐证自己的判断,直觉往往让他们忽略了一些真实的信息。有口舌伶俐的本钱,他们还很容易成为意见领袖,这种领袖往往会误导无辜者,实战中记者就在“老陆”和“老孙”两位胖同行身上证实了这一点。



    相比而言技术人员就可信得多,与机器常打交道令他们理性思维极佳,判断时很少感情色彩,“冷酷无情”,评判均衡,误差较小。另外一种IT人则全然把它当作工作,属于成就型,拼命想当法官,而当了良民往往“闹情绪”,常被当奸细“干掉”。



    公司领导和下属一同玩游戏不是好事,领导往往会不自觉的成为下属们的意见领袖。尤其是对于规模不大的私企,盲从比率异常的高,而大公司则好得多,“斗争” 也会更有趣。最后给您提供一点秘技:老练的杀手虽然很冷静,少有小动作,但眼神多少会有些惶恐不安或志得意满,盯着他们的眼睛吧,成功率超过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倚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20:19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杀人游戏的起源
共同的说法是杀人游戏起源于国外,但是最初形成的原因就众说纷纭了。



杀人游戏英语中称为“mafia”,意即黑手党,最初游戏中的角色是黑手党和村民,后来慢慢演化为了杀手和平民。


关于杀人游戏的起源,一说是来源于MBA的训练课程,是课堂上训练团队精神的一种心理游戏。这种说法现在流传较广。



另一说是发源于硅谷,是IT人发明的一种缓解精神压力的做法,在杀人游戏进入中国的初期,这种说法比较盛行。



还有一说是游戏起源于一群登山爱好者,在营地等待适合登顶的好天气,无聊的情况下发明的游戏。这种说法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比较容易为女性接受。



关于杀人游戏的起源最主要的就是这三种说法。作者本人相对来说更倾向于第三种,因为它最为符合这种新游戏诞生的初始状态。百无聊赖,无所事事,没有道具,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员。这个游戏刚刚被发明出来时必然是相当初级和无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游戏慢慢流传,因为其对心理挖掘的独特性质,逐渐被MBA课程或者拓展训练借用都是有可能的。



由此可见,杀人游戏的早期诞生应该是一个多种因素,多个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应该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二、杀人游戏进入中国



与杀人游戏的起源类似,杀人游戏传入中国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体的时间已经无法考证,我个人接触的声称最早玩过杀人游戏的中国人据说是在九七年玩的。



其实,在杀人游戏产生的早期,连游戏本身还处于雏形阶段,谁先玩的自然无法考证,因为杀人游戏的一些虚拟概念,例如密室、遗言、轮流发言寻找凶手等早就被用于一些侦探推理小说中,所以,但凡看过这些小说的人都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很早就对杀人游戏有所了解。探讨游戏的先行者也就因此失去了意义。



不过,有些事情还是确定的,例如,中国的第一个网上杀人游戏论坛建立于广州,时间大概在2001年前后,堪称中国网络杀人游戏的开山鼻祖,规则相对简单,游戏也是松散制度,谁有时间就到坛子里面发篇文章说几句话,一局游戏甚至可以拖上一个月的时间。现在这个论坛已经消失不见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杀人游戏是九九年硅谷留学生带进中国的,后来通过媒体见面会传入了北京。关于这次见面会的具体情况我不得而知,也无从考证,或许这的确是一次发生在中国的比较早期的游戏。但是我认为,这不会是杀人游戏进入中国的唯一渠道,因为当一种游戏已经流行到超越国界的时候,它的玩家群体必然已有一定的规模。杀人游戏进入中国,应该是多点同时渗透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冠李戴 发表于 2007-5-19 20:20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过这个电影............记得看的时候是凌晨3点多,一个人看的,还是怕怕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hdhh 发表于 2007-5-19 22:52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0 00:37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玩......: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gzhg海锅仔 发表于 2012-5-4 08:52 显示全部楼层
杀人游戏的利弊如何换算,只怕没人能说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274657 发表于 2012-6-6 12:19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eonf2010 发表于 2012-6-7 13:14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玩?不会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带 发表于 2012-6-8 10:14 显示全部楼层
太认真你就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