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PM2.5昆明敲定7个点 明年新增4个监测点
监测点分布于东风东路、碧鸡广场、关上、龙泉镇、金鼎山、西山和呈贡,市民称选点合理 下周确定监测设备中标单位,6月开始监测,年底公布数据按照估算的PM2.5来源和占比,昆明已在绿化、城建、治污等方面做出准备
环保局官员称,开测PM2.5,对昆明空气质量继续领先全国依然很有信心
去年下半年以来,“PM2.5”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在,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发布,PM2.5被首次纳入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根据要求,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等项目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6个省份首次将监测PM2.5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另有11个省份提出了治理PM2.5的具体措施,12个省市公布了监测的时间表。我省的PM2.5监测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观察速览
何为PM2.5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是指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颗粒物(PM2.5)也称细颗粒物,体积为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北京大学唐孝炎院士研究结果表明,PM2.5组分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金属粒子、黑炭、有机碳和矿物质,主要以胶体(半固体或液体)和固体颗粒形式存在。PM2.5中70%是扬尘、工业、交通、生活等直接排放的颗粒物,30%是大气中污染物经过光化学和热化学反应转变成的二次颗粒。PM2.5约占PM10的60%以上。
PM2.5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包括造成灰霾现象、大气能见度降低、植物和生态系统受到影响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引发心血管、呼吸系统、哮喘等方面的疾病。
监测PM2.5的法规
1982年,我国制定的首个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将颗粒物主要控制总悬浮颗粒物(TSP),飘尘(粒径10微米以下)作为参考标准。1996年修订,更名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可吸入颗粒物(PM10)作为主要控制指标。近年来,在煤烟型大气污染还未彻底解决的同时,机动车尾气污染以及工业生产、快速城市化等造成的大气环境复合型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颗粒物(PM2.5)的污染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
今年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发布,新标准在增加了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的同时,还收紧了PM10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收严了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将有效数据要求由原来的50%-75%提高至75%-90%。
昆明空气质量如何?
目前,昆明空气质量是内陆省会城市中最好的。“十一五”期间,昆明市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了100%,优级天数逐年上升。2006年优级天数为18天、2007年为56天、2008年为88天、2009年为105天、2010年为116天、2011年为117天。2011年主城区空气质量日均达标率均为100%。今年,截至3月8日,昆明共监测68天,其中,优级天数21天,良好天数47天,空气质量达标率100%。优级天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天。
昆明PM2.5来源
来自昆明市环保局的消息,经过初步研究分析得出结果:昆明市主城PM2.5的主要来源是城市扬尘、汽车尾气、生活源能源消耗、工业排放、燃煤、燃油锅炉、餐饮业油烟、加油站(储油库)油气挥发等。
据估算,昆明市主城PM2.5中,约49%来源于城市扬尘(主要源于施工工地及道路扬尘),25%来源于汽车尾气,16%来源于工业排放,10%来源于生活源及第三产业燃煤、燃油等。
昆明PM2.5监测点选址
昆明市现共设有7个国控点位,分别为东风东路、关上、碧鸡广场、金鼎山、龙泉镇、呈贡新区、西山森林公园。昆明市的PM2.5的监测试点工作将分两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在7个现有国控点位中,选取龙泉镇和东风东路两个点来开展试点工作,不过,因这两个点涉及拆迁,会在附近重新选取新点,现正在做选址协调工作。第二阶段,其余的5个监测点争取在11月把监测仪器、设备配齐,年底之前全面开展监测工作。
昆明何时开展PM2.5监测
目前,监测仪器、设备已完成招投标工作,一周后会确定中标单位。下一步将对选定的两个监测点进行站房改造,争取在6月底前开展第一阶段PM2.5、臭氧等新增指标的监测工作,年底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州市何时开展PM2.5监测
到2013年底前,曲靖、玉溪市等重点城市要完成PM2.5的监测;到2015年底前,完成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的PM2.5监测能力建设。
治理手段
拟提高燃油标准和品质
“在新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之前,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是根据国家原来的监测标准,主要选定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三个指标纳入监测。”昆明市环保局监测处处长刘川表示,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发布,昆明也将和其他城市一样,按要求执行新标准,目前开展PM2.5监测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开展。刘川说,从全国来看,昆明的空气质量总体来说是比较好的,即使以后开展了PM2.5监测,对昆明的环境空气质量继续领先全国依然很有信心。
目前,昆明空气质量的监测结果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网站上实时发布,市民可以直接上网查看。预计本年底公布的PM2.5监测数据公布方式是什么?刘川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技术规定》还没出台,待该规定出台后,昆明市将按照国家及省里面的要求及时进行发布。”
PM2.5发布后,如何解决PM2.5问题以及治理空气环境问题?刘川说, 按照估算出来的PM2.5来源和占比,目前昆明市环保局已制定出降低昆明市主城区PM2.5浓度的主要对策措施。
昆明将落实好建筑工地及建筑垃圾(含渣土)运输系列规范性管理文件的要求,强化文明施工。继续加强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继续巩固创卫成果,做好城市道路及公共区域保洁工作。
汽车尾气排放占PM2.5的25%,结合昆明市目前正在进行的机动车排污整治工作,昆明市环保局将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新车落户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推进老旧车辆淘汰更新,通过环保检测,促进在用车的维修维护及达标排放;实施高污染车辆分区域、分时段限行(拟逐步扩大范围,至“十二五”末在二环内限行)。
昆明市将与中石油、中石化协调,提高昆明市车用燃油标准和品质;推进汽车油箱、加油站、油罐车、储油库油气回收(深圳每年通过油气冷凝回收3.5万吨成品油,否则,3.5万吨油将逃逸到大气中);严格环保准入,持续推进“退二进三”,不断强化工业源的节能减排和排污总量控制,并深入推进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的“禁燃”工作,争取在“十二五”内主城全面实现禁燃。
建言献策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文冰:为使数据更有效 需增设监测点
文教授认为,PM2.5监测工作的开展是我国监测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政府更加关注民生的体现。PM2.5监测工作的开展势必将推动建成一支专业的监测队伍和一支专业的研究团队来研究微小颗粒对人和动物的影响,将极大提升全民的健康水平。
文教授提到,监测点的选址应该考虑监测数据的有效性。比如,多在工业园区附近和闹市区设点。另外,考虑到颗粒和尘埃都是随着气流不断流动的,而监测点是静止的,为了使监测数据更有效,就需要增加站点。
文教授提议,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对监测结果进行公布。考虑到市民对监测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在监测工作开展的初期,监测结果对科研人员全面开放,他们可以对监测结果进行实时查询;而对市民仅是作周期性的公布。到后期,就可以将监测数据及时在网上公布,市民可以进行实时查询。
昆明的空气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还是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现在昆明的机动车保有量在不断增长,这也就意味着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在不断加大。另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势必会大量增加,因此,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给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和条件仍旧是首要的任务。
云南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进参:上下班高峰期数据很重要
李进参认为,PM2.5监测工作的开展说明了我们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测的结果必须能反映市区空气质量的整体水平,所以监测站点的选择应该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外,空气质量和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也应该有站点设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
李进参说,PM2.5的监测结果不必马上实现网上实时公布,可以按照一定的周期来公布。比如,从季节来看,雨季和旱季的监测结果肯定是不同的。另外,由于PM2.5中包含有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等,因此,上下班高峰期和其他时段的结果比对会更有价值。另外,只有监测结果也没有意义,重要的是要将监测用于PM2.5的治理。
市民支招
安宁也应设监测点
在其他一些率先开展PM2.5监测的城市,由于监测站点选址的问题,遭到部分市民质疑。市民们就认为,若是监测站点都选在公园和郊区,那么监测结果就没有多大意义,PM2.5监测的目的是服务于人,所以应在闹市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选址。市民王先生认为,昆明PM2.5监测的7个站点选址比较合理,既有闹市区也有郊区,这样的站点分布应该就能很好地反映昆明市整体的空气质量水平了。PM2.5的来源包括了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等,其中工业排放还占到了不小的比重。市民梁先生说,安宁有很多的工业企业,污染形势严峻,建议也在安宁设置PM2.5监测站点,监测下PM2.5是否超标?
从自身做起 平时少开车
市民张先生在全国多个大城市生活工作过,3年前到昆明定居。张先生认为,昆明的空气质量相比全国很多城市都要好得多,很适宜居住。听到昆明也将开展PM2.5监测的消息,他表示很支持,他认为这是对城市空气质量提出的新标准,最终受益者肯定是市民。张先生呼吁,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的提升,不能只依靠政府的投入,市民也应该从自身做起,比如平时少开车,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还有采用清洁能源等,为降低PM2.5尽一份力。
监测是第一步 重点是治理
在某外企上班的于女士也关注到了PM2.5监测即将在昆明开展的消息,于女士认为有了监测的结果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开展PM2.5的治理。PM2.5监测是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的一个契机,相信昆明的空气质量会更好。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还是有不少市民对PM2.5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更谈不上关注。市民王先生就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在网上看到不少相关的信息,但是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是不太清晰。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宣传,让市民了解PM2.5监测的意义等,否则只是公布一个监测数据,市民也看不懂。
他山之石
国外模式
美国 每小时更新一次数据
1997年,美国环保署根据清洁空气法案,设立了一套专门针对空气中PM2.5含量的标准。2006年,美国环保署对PM2.5标准进行了修订和更新。现在,美国环保署官方网站会实时公布空气质量指数。PM2.5是每日空气质量的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每小时更新一次。环保署还可将用户指定的州或城市的空气质量预报或警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给用户。地方电视台、电台和报纸也会每日发布空气质量预报。
日本:全亚洲最严格的“东京标准”
2003年,日本东京推出第一个针对浮游粒子状物质(尤其是柴油机、汽车尾气排放)的立法,如果车辆没有按规定安装过滤器,这辆车就会被禁止进入东京。
现在,日本汽车在出厂时都已安装了过滤器,排放标准达到了欧洲三级标准,这使得东京空气中的PM2.5含量大幅度下降。目前东京对PM2.5的排放标准是亚洲最严格的,它要求每天每立方米不超过35微克。
欧盟:年均降低含量20%
2008年4月14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旨在提高欧盟空气质量的《环境空气质量指令》,新的指令为降低PM2.5和PM10的含量设定了标准和具体达标日期。根据该指令,到2020年,在城市地区,欧盟各成员国须在2010年的基础上平均降低20%的PM2.5含量;到2015年将城市地区的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控制在年平均浓度20微克/立方米以下。
英国:手机可查询空气质量
在英国伦敦,地方政府重视公开空气质量信息,并以与地图结合的形式向公众公布。在当日空气质量发布方面,英国空气质量档案网站和伦敦空气质量网络均发布大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英国空气质量档案网站公布伦敦市各地区各污染物上一小时浓度和一周趋势图,还开发了谷歌地球图层,用户下载相关软件后,即可遍览英伦三岛所有监测点各污染物上一小时API 分值和一周趋势图。此外,民众还可通过社交网站获取相关空气质量信息,甚至可将相关的应用软件下载到手机上,以便随时了解空气质量信息。
国内模式
北京:将推广天然气汽车
围绕PM2.5减排进行环境治理,北京市已成立由交通、质监、消防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以出租车试点开始推广天然气汽车。今年北京还将新增3000辆新能源车,主要用于公交、环卫以及物流用车等已经投放的领域。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提供的数据显示,国四排放标准的柴油公交车每行驶1公里会排放0.075克PM2.5,而同样排放标准的天然气公交车同等路程仅排放0.005克PM2.5,减排比例可达到93%。按每辆车每年行驶12万公里计算,柴油公交车每年排放的PM2.5达180吨,而天然气公交车仅排放12吨。此外,和汽油相比,天然气价格便宜且稳定。
广东:率先公布PM2.5数据
广东是国家出台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来全国首个以城市群方式发布信息的省份,从3月8日上午9时开始,每小时公布珠三角9市17个监测站点的PM 2.5数据及生活指引。
市民登录广东省环境保护公众网的“珠江三角州区域空气质量状况”平台,即可查看所在城市监测点的PM2.5数据,包括:最近1小时PM2.5浓度均值、最近24小时PM2.5浓度均值、对应AQI(空气质量指数)数值等,并可根据颜色和数据,查看空气质量对人体的影响。按新标准来评价,珠三角空气质量达标率将下降至60%-90%。
焦点讨论
广州监测每次都达标是否标准过低
据广东《新快报》报道,3月8日,广州首日正式公布PM2.5的监测数据,结果显示全部达标!对此结果,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改委原主任李妙娟直言:“我表示质疑。”
李妙娟在全国两会会场坦言,其实污染情况大家都知道,已经很严重了,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呼吁公布PM2.5监测结果。“公布监测结果的目的,不是为了公布而公布,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以治理污染。但如果广州乃至珠三角的监测结果每次都达标的话,那还监测什么?”她快人快语地说,“这是浪费钱财,到喜马拉雅山去监测算了。”李妙娟认为,结果都达标的情况,那就要提出疑问,是否标准过低?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原省长黄华华听完李妙娟发言后表示,首次公布监测结果那天是有特殊情况,“冷空气来了,把污染都吹跑了,这两天的监测结果就没有那么好”。
“人大应该更进一步推动PM2.5监测。”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巡视员罗远芳提出,“环保、工业等部门要互相协调,不能按下葫芦又起了瓢,治理污染是一系列问题。”
PM2.5监测的选址,备受市民关注,不论是四川还是杭州,将地址选在公园,都受到了市民的广泛质疑。昆明6月将开始监测,选址何方?现在进度如何呢?昨日,昆明市环保局监测处处长刘川说,昆明的7个国控点,PM2.5监测点获得国家审批,明年将考虑新增4个点,这4个点,选址何处,将邀请市民充分地参与其中。昆明今年监测的7个点,分别在东风东路、碧鸡广场、关上、龙泉镇、金鼎山、西山和呈贡,是昆明的国控环保监测点,选择在这些地方,主要原因是国控点,设备成熟,比如一氧化碳、臭氧监测等设备较为齐全,只需加入PM2.5设备即可,这些点是经过多年的监测,最具有代表性,市民认可度也十分高。据了解,两个月后,东风广场与龙泉路将投入使用,进行监测,预计将于年底公布监测数据,设备将从美国进口,属美国的主流品牌,两套设备价值60万元左右,现在,相关监测培训正在有序推进当中。随着昆明城区的增大,为了将PM2.5值测得更为准确,昨日,刘川说,明年将考虑增设4个监测点。对于其他地方选址公园的事情,他也听说过,明年新增的点,属于国控点还是省控点,现仍在考虑之中,因为国控点要报国家批,而省控点要报省级批,所以,现在仍未定下来。但可以肯定的是,昆明新增的点,要通过专家的论证,综合市民的意见而定。初步大体地点为昆明新建的城区或昆明市滇池旅游度假区、国家高新区新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空港经济区进行增设。 {:3_106:}数据,只是数据,改起来超级容易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