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中的灰尘该好好管管 王宇衡 摄
编辑动机
灰尘四起,扬尘不断,这是施工常见的现象。但如何将扬尘减少到最低?近日,江苏省发布《江苏省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明确指出,“灰尘量”考核不达标,暂停相关环评,“灰尘量”考核成了一项套在施工单位头上的“紧箍咒”。环保专家介绍,灰尘量考核昆明可以参考,但由于如何考核是个难题,未必实用。
镜头一:环西桥边“沙尘暴”
连日来环西桥至人民路段,一直在围栏施工,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均成了工地。前日,突然围栏去掉,机动车却全都挤上了非机动车道,一时间,黄灰四起,路过者无奈掩鼻而过。路人上班,还得到办公室或找美容店重新洗一次脸。一位路过的市民称,施工过程中发生这样大的灰尘,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至少也应该洒点水。
镜头二:防扬尘措施效果不一
连日来,晚报记者采访来到昆明市赵家堆、红庙村、沙沟埂以及小渔村、教场路等拆迁现场,到处散落着拆迁剩下的建筑垃圾,不少地方灰尘均呈现出“沙尘暴”景象。路面成了工地,大风一来,灰尘四起,,让人睁不开眼。
而前段时间,晚报记者在昆明地铁文化宫站的土方开挖现场却见到不一样的场面,虽然机械挖掘上的大量土方会在车辆拉运衔接过程中散落出来,但30多名工人却手拿大扫帚和喷水枪,一见土石便全力清除。白天从工地敞开的大门望进去,里面也显得十分干净、整洁。
理由 昆明可参考“灰尘量”考核
《江苏省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适用范围涵盖了工业生产、工程施工、物料转运与堆放、交通运输、绿化养护、开山采石、烟花爆竹燃放、餐饮经营、露天焚烧等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烟尘、粉尘和扬尘等颗粒物。对容易产生扬尘、粉尘的工地施工、交通运输等进行最为严格的监管,而且,办法中“灰尘量”考核尤其引人关注,大气颗粒物没有“管好”,环保部门应当暂停审批排放大气颗粒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昆明环保相关专家分析:昆明市PM2.5的主要来源是城市扬尘、汽车尾气、生活能源消耗(主要源于施工工地及道路扬尘)。昆明市环保联合会秘书长傅维平表示,虽然昆明的发展程度与江苏相差很大,但昆明的空气质量状况同样不容乐观。今年来,随着昆明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多、城中村改建以及多项工程建设的进行,昆明的空气质量也有所下降。
据了解,目前昆明的相关执法部门管理扬尘的具体措施主要以罚款为主,但效果不明显。要管好扬尘,必须建立良好的机制。所以江苏用停止环评来治理扬尘工地,可以说是一次治理的全新尝试,昆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考借鉴,但江苏的政策对昆明未必实用,因为灰尘量如何考核是难题。
建议 提高施工企业准入门槛
昆明市环保相关专家则说,昆明应制定严厉的建筑施工防尘措施,拆除建筑物和开挖道路,必须喷洒水雾,待建设的工地必须覆盖网状材料,违反渣土运输规定的车辆应予以重罚。建议施工单位和渣土运输单位,在资质审核方面,必须提高准入门槛。建设单位应该承担整治扬尘污染的责任,实施施工单位扬尘防治工作与工程款相挂钩等措施。一旦企业违反扬尘管理规定,除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外,还应对其违规情况进行记录,重点是将企业是否重视扬尘污染控制工作作为市场准入的必备条件。
政策 昆明拟征收扬尘费
昆明市住建局的主管职责中有一项是对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的监管,据相关人员介绍,前不久昆明市对430个建筑工地进行检查,四处扬尘污染环境的情况较为普遍,住建局已对减少扬尘提出了很多要求,但由于降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喷水,而此前昆明又连逢3年干旱,连自来水供水都受到限制,所以很多建筑单位都拿不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现在进入了雨季,扬尘仍然未减,天气一热,又变成了黄灰四起,对此,他们将加大监管力度。
昆明市环保局副局长肖丁介绍,扬尘不达标暂停环评,这主要是不好考量,标准是什么无法定,工地施工主要是住建部门在监管,洒水、护网这是最基本的规定,昆明去年就提出了开征扬尘费,听证及政策制定均已上报相关部门,现正在审议当中,这也是对扬尘的一种监督与管理。
(管弦 田永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