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新主题
分享
开启左侧

“破碗”阳电公司生活区追鸟拍花[摄友日记]

[复制链接]

“破碗”阳电公司生活区追鸟拍花[摄友日记]

szhyn 发表于 2006-3-16 21:21:00 浏览:  4460 回复:  1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6年3月15日早8点下夜班,天晴,吃完早点。又听见斑鸠的“咕咕-咕”的叫声,寻声一看在对面电线上。冲回家拿起“破碗”(朋友的这个机器射程长一点,只是我手抖,呵呵)沿着护坎,接近斑鸠,逆光照了几张。它没管我,好事,冲上顺光的坡上,照了几张,这回光线好基本看清了斑鸠样。斑鸠飞了后,顺路拍了乱七八糟的花和叫不名的鸟(在生活区最多的一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6 13:26:10编辑过]
懒蚂蚁 发表于 2006-3-16 22:10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P1的构图和P10、P11的色调。
szhyn
 楼主|
发表于 2006-3-17 07:39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拍的斑鸠,我查了下有点像这种,各位感兴趣可以看下,全是近景清晰的珠颈斑鸠。呵呵,比我的运气及技术好,当然花的功夫也比我多。http://www.kdcn.net/read.php?tid=4714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9 13:20:50编辑过]
玛利 发表于 2006-3-18 02:34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花,,,采花集团成立,,漂亮~```{/em02}
皮子杨 发表于 2006-3-18 05:42 显示全部楼层
哪啊?漂亮漂亮,天空好蓝啊
愿翔· 发表于 2006-3-19 07:33 显示全部楼层
3楼到底是什么鸟,胖乎乎的好可爱。微距拍得不错
szhyn
 楼主|
发表于 2006-3-19 21:20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过奖了,微距好是因为PRO1的超级微距功能好。我手抖,呵呵。

头三张都是一样的鸟,前两张是早晨的逆光照,后一张是顺光。与网上的图片对照看了,应是珠颈斑鸠。

中文学名:珠颈斑鸠
中文目名:鸽形目
中文科名:鸠鸽科
中文属名:斑鸠属
中文俗名:鸪雕、花斑鸠、花脖斑鸠、珍珠鸠、珍珠鸠
拉丁文名:Streptopelia chinensis
英文名:Spotted Dove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Scopoli,1786


物种信息:全长32厘米。体重125~180克。雌雄鸟相似,头顶灰褐,后颈具宽阔的黑色领圈,各羽具珍珠状白色羽缘,上体羽葡萄褐色,下体葡萄红色,嘴淡褐,脚紫红,飞行时可见外侧尾羽末端白色。生活于平原、山麓的疏林地带。用嘴在地面啄取食物。以农作物种子和杂草种子为食,少量昆虫。喜在村落及农田附近活动。5-7月繁殖。用小树枝在树杈上搭建极为简单的平台巢。每窝产卵2枚。18天出雏,幼鸟孵出后,亲鸟嗉囊能将食物消化成食糜并分泌一些特殊成分形成“鸽乳”,用于喂养幼鸟。珠颈斑鸠有多种叫声,常为反复的“咕咕-、咕咕-”。在久雨初晴时和久晴欲雨时鸣叫特别频繁。常见并广布于东南亚;经小巽他群岛引种其他各地远及澳大利亚。常见留鸟,见于华中、西南、华南及华东各地开阔的低地及村庄。亚种tigrina于云南西南部的怒江以西;vacillans于云南其余地区及四川南部;hainana于海南岛;formosana于台湾;指名亚种见于其分布区域内的其他地区。




以下是引用网上的珠颈斑鸠图片:
http://www.hhkgn.org/gnzr/TK/zjbj.htm




http://www.bestphoto.cn/bbs/dispbbs.asp?boardid=3&id=1408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9 13:47:10编辑过]
十二月的猴子 发表于 2006-3-20 04:13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外加顶个
玛利 发表于 2006-3-20 12:11 显示全部楼层
看照片都会死机~```¥#%·#·#~~````
愿翔· 发表于 2006-3-20 20:28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zhyn在2006-3-19 13:20:00的发言:

版主过奖了,微距好是因为PRO1的超级微距功能好。我手抖,呵呵。

头三张都是一样的鸟,前两张是早晨的逆光照,后一张是顺光。与网上的图片对照看了,应是珠颈斑鸠。

中文学名:珠颈斑鸠
中文目名:鸽形目
中文科名:鸠鸽科
中文属名:斑鸠属
中文俗名:鸪雕、花斑鸠、花脖斑鸠、珍珠鸠、珍珠鸠
拉丁文名:Streptopelia chinensis
英文名:Spotted Dove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Scopoli,1786



物种信息:全长32厘米。体重125~180克。雌雄鸟相似,头顶灰褐,后颈具宽阔的黑色领圈,各羽具珍珠状白色羽缘,上体羽葡萄褐色,下体葡萄红色,嘴淡褐,脚紫红,飞行时可见外侧尾羽末端白色。生活于平原、山麓的疏林地带。用嘴在地面啄取食物。以农作物种子和杂草种子为食,少量昆虫。喜在村落及农田附近活动。5-7月繁殖。用小树枝在树杈上搭建极为简单的平台巢。每窝产卵2枚。18天出雏,幼鸟孵出后,亲鸟嗉囊能将食物消化成食糜并分泌一些特殊成分形成“鸽乳”,用于喂养幼鸟。珠颈斑鸠有多种叫声,常为反复的“咕咕-、咕咕-”。在久雨初晴时和久晴欲雨时鸣叫特别频繁。常见并广布于东南亚;经小巽他群岛引种其他各地远及澳大利亚。常见留鸟,见于华中、西南、华南及华东各地开阔的低地及村庄。亚种tigrina于云南西南部的怒江以西;vacillans于云南其余地区及四川南部;hainana于海南岛;formosana于台湾;指名亚种见于其分布区域内的其他地区。




以下是引用网上的珠颈斑鸠图片:
http://www.hhkgn.org/gnzr/TK/zjbj.htm




http://www.bestphoto.cn/bbs/dispbbs.asp?boardid=3&id=14088

好啊,又多一位pro1的摄友
小葱 发表于 2006-3-20 21:15 显示全部楼层
采花集团成立 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IT007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