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http://7651.com/data/diamond/4/20345254/01.mp3?[/ra]
《呐喊》着告诉所有中国人,不要再《彷徨》的活着。
——题记
一、奔三者的梦与尘
很久没有阅读鲁迅先生的著作了,理由很简单,我要活下去,就必须工作。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那些校园时光里的怡情趣味,只是渐行渐远渐无书了。
奔三的我们在春城,为了活下去,为了活得好,我们奋斗着。
很多八零后的兄弟姐妹跟我一样,每天为了心中尚未崩溃的梦想,忙碌穿行于这座日渐发展,焕发光芒的西南名城之中。我们都渴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和未来。面对残破的家庭与草根的身份,唯有此,才是出路。
因为,我们不是宝马男,没有任何人可以为我疯狂的飙车肇事而埋单;我们不是李刚的儿子,没有官老爷的爹爹为我摆平我牛逼哄哄的醉驾;我们更不是开牛车名车的美美,没有N个“干爹”肯为我买礼物,给我“包月工资”过日子……
社会很残酷,生活很现实。我们都愿意做那个呐喊的人,一声雄鸣,唤醒铁屋子里的人;我们都愿意做一抹坚强的劲草,任你风霜雪雨,我们在蛰伏、沉默的等待着爆发。
然而,梦想宛若浮云,神马痴狂的念头,在一连串挣扎与抗争之后,破碎着分崩离析。奔三的我们,心很痛,伤很深。天国王朝的梦幻,宏大而华丽,每一寸红色山河的土地,都浇灌了若干个许诺实现的梦。农民们为了实现天国王朝的梦,牺牲了一代人,甚至是两代人。作为城市人的我们呢?
我们所牺牲的,是整个奋斗季的青春。现实生活没有《奋斗》里的美好,奔三的我们就应该做向南那样的男人,没有牛逼哄哄的爹,我们就老实巴交的奋斗吧。我宁肯相信开二手奥拓的男人,也不羡慕一个开着新款奥迪的二代。现实生活也没有《蜗居》里的残酷,奔三的我们永远不能丢掉心中的梦想与希望,哪怕活在当下的我们,依然租着房。
奔三的我们在春城,一种无法言语的辛酸,莫名涌上心头。突然很怀念那些单纯美好的童年时光,那样的曾经与此间少年一片天的青春。
在北市区黑龙潭农大的日子里,在九零后主宰的宿舍里,淡定的看着《老男孩》那样的八零剧,忧伤的弹着吉他,跟着肖大宝和王小帅一起,轻轻的哼唱着——“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奔三的我们在春城,眼里映射进无数的不平与愤恨,每天从农大到青年路,目睹着整座城市的悲伤——
五零后的迟暮,英雄不再,廉颇确老矣;
六零后的无助,就像我的父亲一样,满眼装满了五十年来辛酸,知天命的年纪里,还要为了能吃顿肉而感伤;
七零后的麻木,习惯了社会的不平与道德的退潮,主宰着这座城市,没有变革,一切中规中矩的活着;
八零后的浮躁,太急功近利的一群人,每一个细胞都在发酵着“金钱”“地位”类的字眼;
九零后的悲哀,比八零后垮得还要严重和彻底,春城满街都是新生代的秀场;
至于零零后,他们还小,且不去评说他们什么。
奔三的我们在春城,而我眼里装下的都是灰黑的色彩,一切都那么僵硬,毫无生机可言。于是乎,我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当我们歇斯底里的呐喊之后,再也没有退路可言,因为呐喊者的身前身后,都是万丈深渊。不奋斗,只有死!突然想起了商鞅、王安石、张居正,这些变法的名臣,用心怀天下的梦想,一生执着的努力,去完成了救赎社会的梦。虽然他们无一不是身死名灭,但“法”却在,梦也就还在。
八零后的我们,奔三的我们,并非垮掉的一代。因为我们要背负的,远比“其他后”多得多,我们要为之付出的、努力的、奋斗的,也远比“其他后”多得多。在春城,奔三的我们,正在不断的呐喊着,奋斗着,因为我们要活下去,并且活得好。因为我们要改变的,是整个城市的未来。很多人功利的活着,丢掉了个人的操守和身负的社会使命和责任。奔三的我们,却不能。虽然社会很残酷,生活很现实。但你,我,他——奔三的我们不可以,因为我们是整个社会的砥柱中流,我们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人。如果我们垮掉了,中华民族也就垮掉了。奔三的我们在春城,始终是努力着的一代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为”才是我们丢不掉的责任与原则。我无意说教与鼓动,只希望活在昆明的你,奔三的你,手摸良心,自问人生,你的梦想与责任是什么?写这样的文字,只是希望,同我一样的你们,可以奋起努力,一起《呐喊》着告诉所有中国人,不要再《彷徨》的活着。我们要改变整座城市的未来,因为我们有一颗改变世界的心。
欢迎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版权所有 昆明 云南农大 李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