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游客被带到珠宝商场里消费 记者向星权/摄 身着民族服饰的销售人员 记者向星权/摄 店内销售的沙金首饰 记者向星权/摄 暗访 九乡一日游,半天进了两家店
购物店商品价格虚高,游客掉入消费陷阱
提到旅游时,人们通常期待的都是美丽的风景以及旅途中愉悦的心情,但是旅行团在旅行途中停留购物点也引来了广大游客的不满。这让许多游客最终谈“旅”色变,败兴而归。现在正值暑假,云南作为旅游大省,每天都要迎来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为了了解到昆明旅行团的一些情况以及外来游客的参团感受,本报记者与昆明电视台政法频道记者专门报团暗访了一次九乡一日游。
团费以讲价水平定高低
8月17日上午8点左右,在火车站往北京路方向路段上,有七八个自称是旅行社业务员的人上前询问行人要不要旅游。记者以游客的身份经过时,两个自称“昆明康辉国际旅行总社”的人迎了上来。
“去石林还是九乡?石林160元,九乡120元。”当记者说明要去九乡时,两个业务员当即报出了120元的价格,记者说要再看看,对方马上把价格降到了100元,犹豫之余,对方最后干脆把价格降到了80元。两个业务员一路尾随记者到佳华酒店附近,记者才最终决定报了这个团。
在指定的乘车点,20多名游客围站在一起,问及原因才知道是大巴已经坐满,这些人都在等车加座。随后,业务员告诉记者车已经满了要重新调车加座,如果加座的话就要120元,且一分也不能少。同时在等车的王女士悄悄告诉记者,旅游团的人不让游客互相谈论价格,有的人出得多,有的人出得少,这要看各人的讲价本事,并且旅游团不接受在校学生入团。对于这个问题旅游团的人始终不肯透露原因,随后记者看到记录游客电话的本子上还有付款金额,记者想要仔细看时,对方就把本子收了起来。
3个小时连进两个购物店
8点40分左右,记者终于跟13名游客坐上了一辆车牌开头字母为MX的依维柯车,其中两个从广东过来旅游的大二女生说,她们才住进酒店没多久,就有旅行社联系了她们,问她们要不要报团旅游。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会那么快联系上我们的,我们开始还以为是骗人的。”小刘说,她和朋友对云南这个地方很陌生,听对方介绍得那么好,就报了这个团,上车后才发现车上各个旅行社介绍来的人都有,只是希望接下来的旅程会愉快。
9点,车子终于从永安路出发前往九乡。一路上导游先是介绍了云南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之后便从包里掏出一个金手镯开始介绍,导游说手镯的材质是沙金,价格比黄金便宜很多,但是跟黄金一样美观,还不会褪色。10点05分左右,车子到达阳宗海附近的一个珠宝商场里,导游说里面就有漂亮的沙金首饰卖,并要求车上游客都要进店去看看。导游说:“你们每在商场里消费100元,我会有3元钱的提成。”
商场里面大概有200多名游客,纷纷在柜台前选购沙金首饰,记者也随着逛了几个柜台,发现了一个手镯上刻着“18KGP”字样。据了解,18KGP是合金仿真首饰的标志,一般指合金或白铜镀上白金,不含银成分,长期使用容易褪色,一般使用周期在1年之内。GP为英文Gold Plape的缩写,商业上俗称锻压金。这种标志指该产品大多是以磷铜为主要材料,在高温下锻压而成,上面再覆盖镀金层,根据金层的不同厚度又分为镀金和包金两种。售货员介绍这就是沙金,标价为199元不打折,记者追问怎么看做工,售货员只说自己挑就行了,做工都差不多。车上一名女游客在这个商场买了3个手镯,价值800余元。之后江苏来的另一名游客告诉她这种手镯在外面就卖几十元钱,这名买了东西的女游客的笑容当即变得有些僵硬,随后就陷入了沉默。
在珠宝商场停留了将近一个小时,11点05分左右旅游团才重新出发。就在车上游客都以为可以直奔景点时,导游又告诉大家,接下来还要在一个银器商场停留半个小时。11点15左右,车子到达银器商场,记者询问导游可不可以不停留,导游说不行,不买都可以,但一定要进去逛逛。在商场里,各种手镯戒指琳琅满目,有的是按做工来定价,有的则是按银的克数来定价。记者看到这些银器的价格普遍在29元/克到35元/克之间,比目前贵金属交易所每克8元的白银价格要高出许多。问及原因,售货员说他们所售的银饰品做工比较好,所以要贵一些。
一日游需防“黑车”“黑导”
从上午9点出发到中午12点,旅游团都一直把游客往购物点里带。12点05分左右,旅行团来到了第一个旅游景点——岩泉禅寺。寺里全是各个旅游团的游客。才进寺没多久,寺里的导游便把大家带到了一个派发红巾的地方,一名年迈的僧人分别给每一名游客脖子上披上了一条写有经文的红巾,说是可以带来好运。但是令大伙没想到的是,等出寺时大家想把红巾拴到福架上时,福架前的两个人却始终不让大家拴,说一定要让寺里的大师写上游客本人的名字才让拴。记者随后到签名点了解了,才知道签一个名需要10元钱,如果按照每天上千的客流量算,寺院每天单此项收入最少就达到了上万元。
在寺院游览的时间不过半个小时,导游便催着到餐厅吃斋,广东来的大二女生小林失望地说:“这样的游览太赶,完全就是走马观花,而且在景点停留的时间还不如在购物店停留的时间长,本来出来旅游是希望有一个好心情的,现在完全没有了原先的期待,我们还报了大理、丽江团,真担心接下来如果还是这样,以后都不想出来旅游了。”
下午2点左右,旅游团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九乡。导游告诉大家,在九乡游览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虽然风景区的景色很美,但游客小刘说,之前听旅行社的人说得很好才决定报团的,现在觉得很失望。
因为怀疑之前那两个业务员的身份,记者登录了康辉旅行社的网上员工查询系统,结果没有搜到任何关于这两人的信息,后来经过了解,记者所在旅游团乘的依维柯车为黑车,正规的旅游车车牌应以云AL字母开头。康辉旅行社的客服人员告诉游客,千万不要轻信路边自称是某某旅行社的业务员,这些人大都不是正规旅行社的人。在进团前应当询问对方的工作地点、工号等信息,还可以通过网上员工系统来查询对方信息的真假。如果是正规旅行社,一般都会在出发前与乘客签订合同并开出收据。
去年5月份和10月份本报记者分两次对石林一日进行了暗访,之前两次暗访与此次九乡一日暗访一样,参加的是“大散拼”,也遭遇多次换车,只是上两次没有遭遇加价,而这次遭遇了加价。在路上,同样进两个购物店和一个寺庙。在景区游玩的时间只有进店时间的一半。此外,此次的九乡一日导游在引导游客购物时,显得更聪明,不像以前,游客不购物就发飙;而在岩泉寺烧高香向游客套钱更直白。同时,此次还少了泡脚这一环节。
揭秘
购物游花样翻新
“烧高香”填补“零负团费”无底洞
说起“零负团费”的治理堪称老生常谈,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泰国游到前年的欧洲市场、从被侵扰得“浑身溃烂”的海南到感染严重的云南石林、从早就设“老乡”陷阱坑钱的西双版纳到开始接“零负团”的大理、丽江,这些年来耳边就没有清净过;国家和政府治理、市场调节、业者自律,种种措施出台,整治过程也是“炒回锅肉”,反反复复至今从未间断过。
经过多年的演变,零负团费到底演变到何种程度?一名做了10多年旅游的资深人士唐钟(化名)揭露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旅游行业丑相。
“也许你们在网上看到过《人才啊!网民曝光云南史上最垃圾导游事迹》的帖子,上面的这些事情真的很丢云南人的脸,现在我都不想提了。”唐钟说。
“去年,香港女导游阿珍辱骂内地旅客的声音犹在耳边,该导游被永久撤销导游证。难道云南还要出现又一个香港阿珍?”唐钟说。
讲完最近网上发生的事情,唐钟把话头转到了石林一日游的乱象,昆明、石林一日游线路尽管多次整治,依然是“零负团费”重灾区,现在手段更加隐秘,花样更多翻新。
唐钟说,从线路的价格开始就充满了宰客的陷阱。如今旅游宣传广告与一些酒店的“一元一道菜”的做法相似,当顾客到酒楼吃饭时才明白,“一元一道菜”其实只是吸引顾客的幌子,酒楼还会有许多的附加条件。如九乡一日游最低价格有30元/人、石林一日游价格最低不要钱等。
走这两条旅游线路进的店基本一样,一般在路上都要进两家购物店(一个珠宝店,一个银器店)和一个寺庙。对于购物,现在很多游客都很理性,因此现在的一些导游都把赚钱的法宝押在了岩泉寺烧高香上。
唐钟自曝,去岩泉寺导游只是出点车费钱,到了这里就有高额的佣金和红包,佣金达到50%,还送红包,满1500元送50元。在岩泉寺后,导游基本不用管游客,有景区讲解员为游客提供服务,首先是带着去抽签,然后解签。问题就在解签上,在解签过程中很多游客都会被宰,少则几十元,多则数万元。“以前,在解签过程中,那些所谓的高僧还比较隐晦地告诉游客要出钱烧香,而现在几乎已经到直接要钱的地步,不烧香就说你家里会出事。”
早在2009年6月22日,国家旅游局就联合五部委公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的意见》,明令禁止宗教旅游场所强拉或诱导游客“花高价、烧高香”。
从1999年就在云南做导游的谢女士年初放弃做旅游,现在在老家开了一家小型超市。谢女士称,导游靠带游客进购物点的收入分成两个部分,一为人头费,另外一部分是提成。人头费为所带团按照人头计算,只要导游带游客进入购物点,导游即能按人头在店内拿到10元/人。如今在石林一日游这条线上的购物店提成基本都在50%,有的甚至更高。除了佣金外,另外一大部分收入靠“增点”,即增加景点。如遇时间宽松的团,导游会建议游客增加景点。旅行社和各个景点有协议价格,导游能拿到比对外票价低很多的门票。
问诊
恶性竞争催生“零负团费”
旅行社面临双重亏损压力
看过《叫我如何不宰你》这本书的人,一定知道旅游行业的种种“黑幕”,这是一本做了12年的导游对自己所在的旅行社如何宰人的大致总结。就如该书作者邬敬民说的那样,在旅游行业最常见的是通过购物和自费项目中的回扣赚钱,这就是“零负团费”造成的。
昆明市旅行社行业协会会长段庆元分析认为,“零负团费”产生的根源较为复杂,一方面是旅游市场不成熟,游客消费心理不成熟,往往注重价格而不注重品质;另一方面是旅游市场的白热化竞争致使旅行社主要采取低价手段招揽游客,导致旅游行业“零负团费”经营愈演愈烈。正是因为“零负团费”在全国业内具有普遍性,仅靠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主管部门和一个企业来整治,显然收不到理想效果。但不整治“零负团费”这一毒瘤,任其发展,必将危及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段庆元说,“零负团费”现象的出现可以说是市场无序竞争的不良后果,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旅行社滋生出来的必然经营模式,因为市场经济发育过快,自身的各项制度与整体环境还不成熟,这种旅游业的供大于求导致不良竞争行为越演越烈。旅游企业也缺乏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运作模式,普遍采取承包、变相转让经营权等经营方式,使得旅行社的管理陷入被动局面,最终难以控制大局。
一名旅行社老总还称,目前云南旅游市场逐步由乱而治,但市场价格体系处于低价无序的状态,这会给云南的旅游企业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也会给游客带来云南旅游价格低、购物多的印象。
在采访中,说到低价团购物和自费项目时,几乎所有的旅行社负责人和导游都说自己也很冤枉,理由是恶性竞争太激烈。“现在的游客既想出去玩的时候少花钱,又要玩得好,天上怎么可能掉馅饼?”昆明康辉旅行社一部门负责人说,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出游,许多旅行社不得不降低报价,但由于成本并不会因此降低,所以他们就必须从其他方面把成本补回来,于是就出现了从购物和自费项目中拿回扣的现象。
而作为导游,与旅行社相比会觉得自己更无助。导游小张说:“为了生存,我们导游真的很辛苦,很多时候为了让游客哪怕买100元的东西,我们都要费很大的劲。是的,为了能赚钱,我们做导游的只能拼命将游客往购物店和自费项目上拉。但这也不是我的错,我们收入没保障、待遇也低。导游没有底薪,还要给公司付保证金,因此我们的生计也要靠拿回扣和小费来维持了。”
小张说,“零负团费”从一开始就把游客和导游逼到了一个不正常的关系上,因此必然会出现导游欺骗、诱导、迷惑游客消费和加景点等不良现象。如果导游不这样做不仅白干,而且有可能亏本。
在问到为什么要接待“零负团费”的团队时?小张显得很无奈:“现在导游很多,你不接还有其他人接。如果不接团就没有收入,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抱着碰运气的心理接团。如果游客消费多了,我们也就赚,反之就亏。”
但是靠购物拿回扣的模式经营其实也是一种赌博,如果游客买了一定数量的商品,那旅行社就盈利,如果大家都不买,其实亏损也很严重。
据媒体报道,不光小旅行社如此,一些大型旅行社也深受其害。夏元章是云南华夏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的旅行社一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面对“零负团费”的旅游模式他也很无奈,如果不降低价格,市场就会被同行蚕食,但是如果采用“零负团费”,公司就会面临巨额亏损。
整顿
14家大型购物店虽暂停接待旅行团
但还在接待少量游客
所谓“零负团费”,就是旅行社在接外地游客团队时,分文不赚只收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收客。在这种模式中,旅行社的盈利就来自购物店的回扣和人头费。昆明旅游市场这种普遍存在的强迫购物现象,也引起了当地主管部门的重视。为了规范旅游购物市场,从7月中旬开始,昆明市有14家购物商店进行了整改。
上个月,昆明市旅游购物协会再发通知,称“从7月15日起,昆明14家涉及珠宝、精油、花市的企业将暂停接待旅游团队。”去年12月,协会曾暂停了6家购物店接待购物。去年暂停的6家包括云南钰满堂商贸有限公司、昆明景兰珠宝有限公司、昆明福地商贸有限公司、云南兴龙珠宝有限公司(泰丽宫)、昆明翠玺商贸有限公司、昆明翠韵珠宝有限公司等。
除了以上6家旅游购物企业,今年暂停的还有昆明翰玉珠宝有限公司、云南郎玉珠宝有限公司、昆明佳盟花卉园艺有限公司、云南洽兴商贸有限公司、昆明赛博兴花卉园艺有限公司、云南恒冠实业有限公司、昆明茜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昆明市百联欣商贸有限公司(花之语)。
如今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尾声,为何突然要暂停多家旅游购物企业接待旅游团队?从昆明市旅游购物协会了解到,此次暂停14家企业接待旅游团队是一次行业内部展开的“自律”行动。今年5月,云南省旅游局在全省范围内对旅游购物场所进行星级评定。协会便以此为契机,进行相关工作。此次暂停部分涉及珠宝、花市和精油企业的旅游团队接待,旨在调整规范旅游购物市场,提升云南旅游购物品位。
是行业“自律”,那么就是企业主动提出暂停接待旅游团队的。近日,经过几天的守候,在这些已经被暂停的旅游购物企业的确未发现大量的旅游团队像以往那样进入购物店。而在部分暂停的购物店里,还是能看到不少游客光顾。
18日下午,记者走进国际会展中心一家已被暂停接待旅游团队的购物店里。刚一进店,导购员从导购台起身问道:“你是那辆车的游客?”“没有跟团来,是自己从酒店打车来的。”由于没有跟团,记者只好说是约朋友专门从酒店来购物的。随后导购员把记者带到了商品展示区,并叫来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产品。在商品展示区里,虽然该店已经暂停接待旅游团队,但是店内还是有10多名顾客。
“你们生意还是蛮好的。”记者问工作人员。“这不算什么,等团队来会更多。”“你们不是暂停接待旅游团队吗?”当记者问出这个问题时,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怀疑,随后拒绝回答记者提出的任何问题,只谈产品。再问到价格能否少时?这名工作人员坚称:“不能少,我们都是厂家直销,散客与团队一个价。”
在几天的守候中,虽然没有发现整车团队直接进入这些暂停的购物店,但是也从侧面了解到,一些购物依然在接旅游团队,只是做得更聪明了,把团队化整为零,让团队三五成群自己光顾旅游购物店,导游、司机的佣金回扣购物店依然会给。
出路
乱象主要原因是导游无薪金保障
须建立规范的导游薪酬制度
为了根治导游垫付团费、从旅游购物中私拿回扣的现象,云南旅游市场整治采取的是“组合拳”。2010年8月1日起,佣金全由旅游购物企业统一交付给旅行社管理、分配,即旅行社与旅游购物企业建立旅游商品宣传促销费“公对公”机制,其中主要包括:旅游购物企业不支付导游佣金,由旅行社建立导游人员薪金制度,实行导游“基本工资+带团补贴+‘公对公’旅游商品宣传促销费返还奖励”的薪金制度;旅行社向导游公司调用导游应签订统一的协议,明确用工时间、任务职责和劳动报酬等事项。
“公对公”实施后,导游的分配比例由原来的13%-18%降低到5%-7%,这就引起了导游不满,因此“公对公”佣金返还实施不久即受阻。据了解,执行“公对公”新机制之初还有一些旅游购物店的款项进账旅行社,而后来慢慢地又回到了原点——导游直接从购物店提取佣金。
目前,云南省旅游市场持导游资格证的人数在2万人以上,真正带团的大概有9000名左右,如此庞大的职业群体竟没有形成导游薪酬制度!
“‘零负团费’作为全国旅游业的一颗毒瘤,急需整治。”云南省旅游局副局长徐光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随着近几年来联合多部门开展零负团费的专项检查,有效遏制了“零负团费”的蔓延。但是“零负团费”在云南的一些热点城市依然存在。
“省旅游局采取的打击措施就是与发改委进行联合打击、规范佣金制度以及建立导游薪酬制。”徐光佑表示,下一步还将加大打击力度,发现低于成本价的团,要对旅行社进行处罚,要加大对市场、旅行社贯彻条例的检查。目前很多旅行社不给导游发工资,导游没有任何保障,这也是旅游市场乱象重重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云南旅游管理部门也将出台相关措施,要规范导游的薪酬制度,督促旅行社对导游实行“基本工资 带团补贴 ‘公对公’旅游商品宣传促销费返还奖励”的薪酬新机制。解决导游基本利益,不要让导游变导购,要让导游成为真正的导游。
除此之外,徐光佑还提醒广大游客:“如果客人来云南旅游遇到陷阱,可以向各级旅游主管部门举报,一经查实,必将依照法规严格处理。同时,云南省旅游局去年起通过公开招标选出16个旅行社进行扶持,游客应选择有实力的旅行社、应注重品牌,不能一味追求低价位。一分钱一分货,选择低价位肯定会有陷阱。”(记者向星权 实习记者蒋若梅采写 )
|
|
|
|
|